
Nature Immunology封面论文:上海交大卜军团队绘制人类从出生到90岁的免疫系统衰老景观
这项研究为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整个生命周期中免疫系统的衰老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资源。
Nature & 两篇Nat Commun:科学家有望在儿童髓母细胞瘤形成之前就彻底对其阻断
癌症起始干细胞如何经历命运变化从而形成肿瘤是有规律的,为此研究人员就能靶向作用早期的过渡事件来拦截整个过程,并能从根本上阻止癌症的早期形式出现。
从牛奶里找到“救肠”新招?Front Immunol研究证实牛奶外泌体介导疗法可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本研究通过小鼠实验,鉴定出Ccl7等5个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发现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且牛奶外泌体介导的靶向CCL7的siRNA治疗可减轻肠道损伤、抑制炎症,为相关诊疗提供新方向。
Cancer Sci:ctDNA监测联合全基因组分析或能有效预测癌症患者的疾病复发和对疗法的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OTS试验系统来监测ctDNA或能与CGP数据进行有效结合来预测多种类型癌症患者的治疗结局,这一发现代表着科学家们在个体化精准医疗研究领域向前迈进的巨大一步。
Nature Methods:蛋白质复合物研究的新利器——Foldseek-Multimer
Foldseek-Multimer这一突破性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数百万个蛋白质复合物进行全方位比对。
Cell:利用详细的蛋白活动图谱评估人体肠道健康
肠道中的蛋白是总有一天会让我们准确地听到肠道告诉我们的信息,从而学会给它们提供所需的帮助。
Cell Metabolism:上海交大陈豪燕团队等揭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对癌症免疫治疗的影响
这项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肠道代谢组与免疫治疗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了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以改善治疗效果。
Cell Chem Biol重大发现!ABCC1竟成癌细胞抵抗PROTAC治疗的关键“屏障”
本研究利用遗传筛选确定ABCC1是癌细胞中主要的PROTAC耐药因子,它通过排出MZ1水解产物限制其疗效,且在不同癌细胞系及对多种PROTACs的作用有差异,同时还发现了其他相关耐药和易感因子。
不吃主食却爱喝小甜水、奶茶?得不偿失!13万人研究:多吃碳水化合物与较低痛风风险相关,但游离糖(饮料、甜点等)是例外
本研究揭示了膳食碳水化合物与痛风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总碳水化合物、非游离糖、淀粉和纤维的高摄入量与较低的痛风风险显著相关,而较高的游离糖摄入量则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Cell:单胚胎蛋白质组学突破——助力不孕不育诊断与个性化治疗
运用超灵敏蛋白质组学(ultrasensitive proteomics)技术,对人类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的蛋白质谱进行了系统解析,检测到了近8000种蛋白,并揭示了这些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