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微型“血栓探测器”
把一块特殊的生物材料,制成仅有正常血管十分之一厚的柔性传感器,将其贴在血管或心脏周围,就可在体外设备清晰记录血栓形成初期、中期和末期全身血压的细微变化,精准确定血栓位置。记者11日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冯章启教授课题组原创的这项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并已完成动物临床医学评价,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上。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对这
纳米载体的表面功能化修饰为推进基因神经调控扫除障碍
9月24日,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PEGylated Magnetic PLGA-PEI Nanoparticles on Primary Hippocampal Neurons: Reduced Nano-neurotoxicity and Enhanced Transfection Eff
我国科学家在基于磷酸钙纳米簇修复牙釉质方面取得突破
近日,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团队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epair of tooth enamel by a biomimetic mineralization frontier ensuring epitaxial growth”(基于仿生矿化前沿的牙釉质外延生长修复)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性利用超小尺寸的磷酸钙纳米簇在人牙釉质表面仿生构建矿化结晶
Nat Biotechnol:新型纳米运载系统让疫苗变得更有效
2019年10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基于RNA的疫苗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作为治疗癌症或预防多种传染病的方法。因此,许多生物技术公司现在都在研制这种类型的疫苗,还有一些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制造RNA疫苗的难题之一是确保RNA进入正确的免疫细胞并产生足够的蛋白。另外,疫苗必须能够引发足够强的免疫反应,以使免疫系统在随后遇到相关细菌,病毒或癌细胞时能够消灭它们。 如今,
Eur Res J:纳米颗粒在粘液样本中的移动可预测COPD的发生
2019年10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早期实验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说,他们通过测量纳米颗粒在粘液样本中的移动速度来预测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严重程度。研究人员说,该技术最终可以帮助医生更快地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医学副教授Enid Neptune医学博士说:“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能够证实我们的结果,那么纳米颗粒将可以及早
Adv Sci: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诱导癌细胞自我杀伤的机制
2019年9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的机制,通过干扰离子稳态诱导癌细胞的自我杀伤。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生化工程系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螺旋多肽钾离子载体,可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离子载体增加活性氧浓度,使内质网应激至细胞死亡。细胞内外环境的电化学梯度在细胞生长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细胞的离子稳态受到干扰时,加速细胞凋亡的关键功能受到抑制。图片来源:Advanced S
Nat Biotechnol:新型纳米胶囊高效输送Cas9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用于体内基因组编辑
2019年9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编辑遗传密码的新工具为遗传性疾病、某些癌症甚至顽固病毒感染的新疗法带来了希望。但是,将基因疗法传递到身体特定组织的典型方法可能是复杂的,并可能导致令人不安的副作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将基因编辑有效载荷装入可定制的微型合成纳米胶囊中解决了其中的许多问题。近日他们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描述了这种新型的递
新方法可实现抗癌药物更高效传递
英国剑桥大学17日发布一项研究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纳米粒子将一类抗癌药物更完整、准确地传送到细胞内,从而取得更好的抗癌效果。一类名为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siRNA)的抗癌药物在抑制致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上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但是这种药物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它比较难进入细胞内,需要借助一个合适的传递媒介。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通过计算机模拟
Adv Health Mat:研究开发可降解的微米抗癌机器人
2019年9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韩国Daegu Gyeongbuk科学技术研究所(DGIST)机器工程系和DGIST-ETH微机器人研究中心(DEMRC)的Hongsoo Choi教授的研究团队在成功研发出一种生物可降解的微型机器人,可以进行热疗和控制药物释放。本研究可以更精确、系统地通过热疗和药物控释治疗癌症,有望提高抗癌治疗的安全性和效率。抗癌治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药物
研究人员利用短肽自组装纳米材料改善乏氧肿瘤治疗策略
9月6日,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课题组在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领域的最新工作:可特异性杀伤乏氧肿瘤细胞的一种新型的短肽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探索应用,论文题目为New power of self-assembling 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 Short peptide–co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