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18非编码RNA与转化医学网络研讨会第一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人类疾病的调控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包括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病的发生、以及参与免疫与代谢疾病调控、精子发育调控等,为开发疾病诊断标志物以及筛选新药靶标带来诸多新的方向。本次网络研讨会将围绕非编码RNA调控机理, 技术方法以及与疾病关系邀请名专家学者座谈,分享最新非编码RNA研究成果与经验,推动学科发展,促进转化医学及合作。

2018-05-04 课时:114分钟

2018新药研发网络研讨会第一期--药物发现

生物谷2018新药研发系列网络研讨会,将着眼于国内外创新药物的最新研发态势、面临的实际困难与挑战,邀请国内外医药企业研发负责人,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传递、分享当前新药研发领域的最新思路、方法、经验。针对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的需要,我们将陆续举办多场会议,各个会议互相衔接,有机结合,可为国内广大新药研发工作者增加更多的学习、交流助力!

2018-05-10 课时:85分钟

2018生物医药网络研讨会第一

目前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处于快速上升期,抗体药物、生物疫苗被认为是未来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潜力股”,但作为一类新生药物,在研发等多方面都难免出现一些问题,生物谷2018生物医药系列网络研讨会,将着眼于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是抗体及ADC药物的最新研发态势和面临的实际困难与挑战,邀请国内外医药企业研发负责人,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传递、分享当前新药研发领域的最新思路、方法、经验,助力国内广大生物医药研发领域工作者的学习、交流!

2018-06-14 课时:89分钟

2018 肿瘤微环境网络研讨会第一

肿瘤生长不仅取决于恶性肿瘤细胞的遗传改变,也取决于基质、血管、浸润炎症细胞等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改变。而免疫和炎症是构成肿瘤微环境的两大核心。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相关炎症能够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转移、颠覆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改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等方面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进展。 为此, 生物谷主办2018肿瘤微环境网络研讨会。邀请业内专家围绕肿瘤微环境进行深入探讨,指导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新方向。

2018-09-28 课时:104分钟

2018 CSCO 立迪生物卫星会(第一部分)

1、 高度概括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的进展; 2、 介绍了PDX模型的建立以及指导临床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克服耐药, MiniPDX显现出很大的优越性; 3、 分享了把PDX/MiniPDX作为Co-clinical trial来指导临床研究新药及临床用药,让大家对肺癌精准治疗有了更好的认识。 4、详细的介绍了工信部RWE医疗大数据整个项目的设计和目前进展; 5、将医疗大数据,特别是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与肝胆胰肿瘤个体化药物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联系到一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

2018-10-11 课时:46分钟

2018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第一

微流控芯片 , 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是当代极为重要的新兴科学技术平台和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领域。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两个重要的应用方向是临床诊断和仿生模型。其中,单细胞分析和单细胞层面上的基因测序技术是微流控芯片研究在体外诊断领域的下一轮出口。在此方面,本次会议将由大连化物所的林炳承老师为大家分享研究进展和方法思路。而仿生模型上,将邀请东南大学的国家优青赵远锦教授为大家分享微流控与器官芯片研究的国际前沿技术以及实验团队在这个领域的设计理念和进展。另外,针对研究者自行构建3D支架或者微流控系统门槛较高的问题,我们也邀请了美谷分子仪器介绍一些新的商业化的类器官研究耗材及其应用特点,方便大家开展相关研究。 本次微流控技术前沿网络研讨会,希望可以协助研究者、企业、学子们在这一领域增进学习,彼此交流,共同进步。

2018-10-26 课时:116分钟

2018细胞治疗关键制备技术与工艺网络研讨会第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给细胞治疗产品产业化提供了明确的产业化方向。然而由于其生产工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怎样实现从小范围实验室到规模化标准化的转变?面临高昂的制造成本、制备失败率高的现状,要怎样突围?本次会议围绕2018细胞治疗关键制备技术与工艺展开,希望可以协助相关研究者、企业、医生彼此交流,共同推动国内细胞治疗产业的发展。

2018-11-29 课时:98分钟

CST肿瘤微环境主题系列讲座第一讲:缺氧代谢与血管生成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即肿瘤细胞产生和生活的内环境,其中不仅包括了肿瘤细胞本身,还有与肿瘤细胞有密切联系的成纤维细胞、免疫和炎性细胞、胶质细胞等各种细胞,同时也包括附近区域内的细胞间质、微血管以及浸润在其中的生物分子。肿瘤微环境长期以来都是肿瘤研究当中一个关键和核心的方向,对于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肿瘤的诊断、防治和预后亦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讲将重点介绍肿瘤微环境当中缺氧代谢与血管生成相关的调节分子和信号通路,并为各位听众提供在上述领域的主要评价指标作为参考。大家可以访问CST官方网站肿瘤微环境主题页面http://learn.cst-c.com.cn/tme,下载相关讲座PPT及高清信号通路图,全面了解肿瘤微环境研究相关知识和CST研究工具。

2019-04-04 课时:69分钟

东方干细胞空中讲坛第一期:《大有可为的多能干细胞》

杜倩 9-14 下午 4:51 生物谷联合干细胞临床研究领域领先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隆重推出“上海市东方医院干细胞系列讲坛”,广泛分享干细胞领域的相关研究,以期推动干细胞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 上海市东方医院是国家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承建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临床级干细胞资源库、上海市干细胞临床诊疗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干细胞制备与质检技术服务平台”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建立了符合国际质量控制标准的干细胞收集、分离、分选、纯化、扩增培养、存储系统,首度在国内建成涵盖干细胞基础研究、干细胞制备质检、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全链条”贯通的转化体系,集聚了以裴钢院士领衔的干细胞领域众多优秀人才,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单位。 “东方干细胞空中讲坛”第一期,选取多能干细胞这个当下热门的话题,邀请上海市东方医院及同济大学在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多角度探讨。多能干细胞是当前干细胞研究的焦点之一,在规避了胚胎干细胞伦理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干细胞移植医学上的免疫排斥问题,而iPS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多能干细胞的应用前景极大地得到了拓展,在再生医学、疾病动物模型、药物筛选和临床治疗等领域的研究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此次讲坛将从多能干细胞的研究现状、iPSC重编程技术、高效多能干细胞制备、临床应用及安全性问题、多能干细胞库的建立、相关法规政策及伦理思考等各个角度全方位进行解读,热忱欢迎关注这个领域的医学界和产业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一起探讨! 时间:2020年9月9日下午 14:00-15:30 主办方:生物谷、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杜倩 9-14 下午 4:52 企业学堂:

2020-09-15 课时:11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