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李庆阁:集成分子诊断iMDx

介绍了分子诊断中的“混搭”模式、从“混搭”到模块集成、从模块集成到系统集成:IMDX、IMDX多靶标检测以及IMDX特征。提到了用于核酸提取的复合纳米磁珠。实时PCR的探针化学技术。

2017-10-11 课时:51分钟

施奇惠:循环肿瘤细胞单细胞分子与功能检测

主要讨论了循环肿瘤细胞的分选方法、单细胞分子与功能检测,以及潜在的临床应用。

2017-10-11 课时:42分钟

饶 枫:多磷酸肌醇信号分子通过介导Cullin-COP9复合体的动态结合调控Cullin酶活

介绍了1. IP6K1介导CRL4A-CSN复合体的组装和UV依赖性组装。2. 肌醇六磷酸(IP6)及其合成酶IPSk介导CR1-CSN相互作用和CRL功能。3. 肌醇六磷酸(IP6)及其合成酶IPSk介导CR1-CSN相互作用和CRL功能。

2017-10-31 课时:35分钟

肿瘤转移过程中lncRNA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人类疾病的调控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包括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病的发生、以及参与免疫与代谢疾病调控、精子发育调控等,为开发疾病诊断标志物以及筛选新药靶标带来诸多新的方向。本次网络研讨会将围绕非编码RNA调控机理, 技术方法以及与疾病关系邀请名专家学者座谈,分享最新非编码RNA研究成果与经验,推动学科发展,促进转化医学及合作。

2018-05-03 课时:23分钟

“诸神之战”-肺癌biomarker和分子检测技术的进击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列于人类疾病主要死亡原因之首。多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保持着手术为主,辅以全身化疗和局部放疗的总和治疗模式;近年来,肿瘤学家认识到由于个体肿瘤的生物遗传异质性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差异性决定了不同患者对同样治疗方案表现的预后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 肿瘤治疗已经步入基于biomarker指导治疗的“个体化时代”,并且靶点选择越精确,经选择后的患者受益越明显 肺癌是biomarker研究最为成熟的癌种,其不同biomarker有着特定的临床意义。肺癌中常见biomarker包括驱动基因、TMB、PD-L1等,各biomarker在其应用领域地位稳固、各有千秋,多方面综合指导肺癌的精准治疗。 biomarker的发展,为检测技术的发展也带来挑战。NGS技术的临床应用使肺癌的诊疗趋于精准化,例如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可以进一步细分治疗、肿瘤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未来模式可能改变。 特邀大咖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杰教授,与我们分享《“诸神之战”-肺癌biomarker和分子检测技术的进击》的主题讲座,内容将围绕“星球崛起”-肺癌biomarker的需求与崛起、“天生我材”-肺癌biomarker的临床应用、“继往开来”-肺癌精准检测的挑战与展望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与大家共同探讨不同分子检测技术在肺癌biomarker检测方向的应用。

2019-04-22 课时:35分钟

线上研讨会丨分子互作动力学重要性与实验设计---从新冠CNS文章说起

分子互作动力学可以获得结合常数、解离常数以及亲和力常数对相互作用进行更加定量化的测定,揭示更深层次的分子机理,主要通过以生物膜干涉技术(BLI)为代表的非标记和实时检测互作技术来检测。BLI技术可以快速检测DNA,RNA,脂质体,蛋白,病毒等分子互作动力学,广泛用于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的筛选与鉴定以及基础研究,可以克服传统方法需要标记,洗涤,假阴性与假阳性等缺点。本次研讨会由经验丰富的分子互作专家结合新冠病毒研究CNS文章的经典案例来介绍分子互作动力学的实验设计与重要性。

2020-03-31 课时:63分钟

王俊【新冠病毒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研发及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己突出的临床优势、突出的病毒学科优势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武汉大学病毒学系和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建立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病毒学和疾病防控事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同时,组织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究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究,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2020-08-07 课时:113分钟

纳米尺度空间中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功能,几乎都是通过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近年来,生物大分子的修饰、相互作用与活性调控一直被我国列为生命科学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之一。同时,纳米尺度的科学技术也是当今世界研究热点问题,纳米科学作为多学科交叉的产物,特别是与生命科学结合,其时间上飞秒级、空间纳米级的特点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结构、组装、运动和功能的分析,以分子结构和功能为核心,分子、复合物、单细胞为重点,研究细胞重要组份的结构、功能与组装,探索控制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生命现象,为医药研发和人类一些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可能。目前,我国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信号转导、单分子酶动力学和分子马达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可喜的突破,但对于发展活体和活细胞状态下对生物分子在纳米尺度进行实时动态检测和定量表征的方法等的研究仍存在一些挑战性问题。 在此背景下,生物谷联合全球显微镜与科学仪器的知名品牌徕卡共同举办本次论坛,旨在邀请从事生物大分子功能与结构和细胞生命过程关系研究的行业专家,汇聚相关领域的诸多学者促进多交叉学科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生物大分子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2020-12-14 课时:100分钟

高端IVD必经之路 - 磁珠×单分子检测平台

化学发光诊断的极限在哪里?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吗? 随着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不断进步,也对检测的精度提出了新的需求,单分子诊断随之应运而生。

2021-09-22 课时:4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