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陶剑虹:中国医药政策解读及CRO产业分析

《医药经济报》总编解读中国医药政策及产业分析

2014-09-24 课时:50分钟

林旭:中国人群营养和遗传因素与代谢性疾病的队列研究

林旭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针对中国人群营养和遗传因素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研究成果: 1 亚洲人比白种人更易罹患糖尿病,中国人更具有“代谢性肥胖”特征。2 中国人群代谢性肥胖表型和疾病的高易感性,不仅仅与遗传因素相关,环境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膳食能量来源的巨大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激增。 3 北京上海两地原住民饮食习惯的不同,更为合理膳食搭配使得上海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北京。4 维生素D、乳制品的摄取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体内视黄醇结合蛋白4、C反应蛋白、铁蛋白、内毒素结合蛋白含量的升高预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2014-10-04 课时:33分钟

胡波:从中国式健康体检到健康管理系统服务平台

来自慈铭健康体检集团的胡波董事长,其报告《从中国式健康体检到健康管理系统服务平台》指出:健康管理大趋势是系统整合,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咨询、策划推广、招商引资、人才支持、运营管理、创新技术、客流导入、品牌建设等。

2014-12-01 课时:26分钟

新医改大背景下,中国POCT发展路径的探讨

徐建新认为:大力推广POCT产品国产化,应进一步整合成本、质量、技术和服务以便形成综合优势。国内POCT检测主要集中在二、三医院,对高通量的POCT仪器需求大。国内各生产商应跨界创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对抗世界500强企业的产品。发展第三、四代POCT仪器是必由之路。

2014-12-08 课时:36分钟

高端生物仿制药中国市场营销的经验分享和策略探索

中国高端单抗类仿制药市场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其基本特点为品种多,仿制企业集中,相对进口原研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市场的竞争主要存在于国内少数仿制企业和跨国制药原研制药企业间,各有优势。从市场策略来讲,我国的处方药营销自1987年跨国公司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开始至今,经历了4个时代,从最早的学术推广走向促销推广,销售辅助,最后演变到现今的全面产品管理。我国的高端生物制剂从2005年底中信国建的益赛普上市至今,国内仿制药企基本上以2种模式开拓市场,一种以全面创建自己营销体系和队伍的全自有营销模式,另一种则是以外包区域销售权结合自有市场部进行品牌管理的嵌合营销模式。

未来随着适应症内抗体类产品集中上市时代的到来,新入市的国内仿制药企业势必为了追求更快抢占市场份额而可能采取直接外包市场营销权给专业的营销公司。无论哪种模式,竞争的核心无外乎产品价格,市场覆盖深度以及一线推广人员的能力的比拼。归根到底,一个产品的成败最终看的是能否在最短时间内从上市做到成熟销售的顶峰,这里面需要有正确的产品定位,有效的推广手段组合以及快速队伍建设等,我将用益赛普的上市发展经历作为案列和大家分享中国高端生物制剂营销的得与失,并共同探讨未来营销之道。

2015-01-04 课时:41分钟

生物仿制药中国的环境与机遇

根据Evaluatepharm的预测:2012年全球处方药市场的增长率仅为-0.9%,这是本世纪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但随后会从谷底足部回升。今后5年,全球处方药市场的增幅都将徘徊在3%-4%,处于稳态区间。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5%-18%,2010年全球生物医药的市场进展达到1400亿美元,到2020你那,生物医药产品有望占全球药品销售收入的1/3。目前已经上市的生物医药产品达100多个,另有400多个品种可能完成临床研究投资市场。

2015-01-15 课时:50分钟

中国医药工业“十二五”展望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应用基因工程、蛋白工程、抗体工程及细胞工程技术等制造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的药物,它主要包括治疗性多肽、蛋白质、激素、酶、抗体、细胞因子、疫苗、可溶性受体以及核酸类药物等。

2015-01-16 课时:56分钟

中国医药城健康医疗项目及园区相关优惠政策发布

秦晓瑞: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招商局局长。
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药事管理硕士学位。 历任江苏华创医药研发平台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医药城公共平台主任(主持工作)、新药申报服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现分管园区国内招商工作(主持工作)。

2015-04-08 课时:6分钟

饶毅:转基因考验中国媒体

该系列视频版权归属于基因农业网。
2014年1月12日第二届新语丝科学精神奖颁奖典礼,饶毅作《转基因考验中国媒体》讲座。

毋庸讳言,中国的媒体和从业的媒体人恐怕普遍认为自己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重大事件上没有自由。现在,转基因成为中文世界广泛关注的事件,而政府没有控制其讨论,所以,转基因实际给中国有良心的媒体和媒体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向社会展示自己有自由的时候能够为社会负责任地提供有质量的信息。 在中国,科学家和科学界对转基因的讨论都不可能有效,如果媒体本身质量低的话。中文的媒体将西方上不了正规媒体的黄色小报内容作为热点,令人惊讶地不为媒体人所不耻、不为社会所唾弃,而不断在中国推出成为社会思潮和风波,证明中国媒体质量有很大改进空间。

2015-04-08 课时:7分钟

许智宏:中国仍然需要科学启蒙

该视频由基因农业网授权播放。
大家都在讲本世纪是基因时代,这对于当代人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基因带来了机遇,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各种困惑。这个很自然。

我们看看目前全球范围内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发展,谁都不会想到会像今天这样快。最著名的杂志Nature、Science、Cell,PNAS,包括《中国科学》等主要的期刊杂志,每一期都有大量关于基因的文章,包括转基因。有个估计,美国基础研究的经费大概有49%投入到生命科学中。根据欧盟第六届第六次框架计划,欧盟范围内约46%的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从美国和欧洲这两个大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的主题。这对包括医学、农业、环境在内的有关产业,带来深刻的影响。

由于科学的快速发展,也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各方面的疑虑,比如干细胞的问题(关于生殖干预、基因改造、是不是可以允许操作人类受精卵的问题),当然也包括与我们农业有关的农作物转基因问题。这些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同程度的争论,其中包括伦理方面的争议。

但是我想,以科学的态度来看,我们不必害怕争议,科学总是在发展的。针对这些困惑,我们科学家理所当然应该正面来回答,依靠我们自己的研究,依靠事实,根据科学的结果来积极地探索和应对。

2015-04-14 课时:3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