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668_0_7_10

Science:病毒序列可以揭示SARS-CoV-2如何传播和进化

艾默里大学生物学副教授Katia Koell称,SARS-CoV-2病毒变种的出现在对抗COVID-19的斗争中增加了曲折,表明需要对该病毒进行更好的基因组监测。

2021-01-29

单细胞测序技术如何助力人类多种疾病的研究?

本文中,小编盘点了科学家们发表的多篇重要研究报告,共同解读他们如何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来助力人类多种疾病的研究,分享给大家! 【1】Nat Med:单细胞测序揭示胃癌患者差异化结局的原因doi:10.1038/s41591-020-1125-8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

2021-01-24

Nat Methods: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 或能使便携式PCR测序仪达到近乎完美的准确性

2021年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简单的方法,能够消除广泛使用的便携式DNA测序仪所产生的几乎所有测序错误,从而就能帮助在实验室外工作的科学家们更加有效地研究并追踪SARS-CoV-2等病原微生物。使用特殊的分子标记,研

2021-01-17

中山眼科中心肖传乐和刘奕志团队开发Nanopore测序数据新校正组装算法,并组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高完整度基因组

   三代测序技术(PacBio和Oxford Nanopore)可解决基因组重复区域的组装难题,提高基因组完整性,已成为发育、再生、肿瘤和其它疾病过程中细胞基因组组装的主流技术。其中,纳米孔(Nanopore)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更使得测序成本显着降低,并且由于其可实现超长读长(高达1Mbp),在复杂基因组组装中具有天然优势。然

2021-01-15

云南怒江草果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成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云南省怒江州就开始种植草果,到2020年,种植面积已达111万亩,不仅是全国草果的核心产区,也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为了加快提高草果遗传改良效率,培育高产、抗病、优质、安全新品种,对从源头创新保障草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怒江州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机构,正式启动草果全基

2021-01-15

科学家利用纳米孔测序同时获取染色质可及性和甲基化信息

 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蓬勃发展,蛋白质结合位点的高通量鉴定、染色质可及性及甲基化状态分析等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很多技术(如DNase-seq和ATAC-seq等)依赖于开放性染色质对转座酶等的敏感性。在这些新技术中,全基因组核小体定位及DNA甲基化组测序技术(NOMe-seq)能够利用外源性M. CviPI GpC甲基转移酶标记基因组可及性

2021-01-06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重磅级研究成果聚焦HIV研究领域新进展!

2020年12月1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磅级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在HIV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1】Sci Adv:关键分子IP6对于HIV病毒衣壳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doi:10.1126/sciadv.abc6465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

2020-12-01

研究完成海湾扇贝两个亚种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日前,青岛农业大学在扇贝育种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进展,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春德教授课题组与合作单位成功完成海湾扇贝北部亚种和南部亚种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Nature旗下开源期刊Scientific Data上。此前,王春德课题组已完成紫扇贝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紫扇贝和海湾扇贝两个亚种基因组的成功测序,为从分子水平解析海湾扇贝

2020-11-20

纳米孔全长cDNA测序和直接DNA甲基化分析解决大麻基因组拷贝数的争论

 大麻(Cannabis sativa)通常分为大麻(Marijuana)和工业大麻(Hemp),通常依据植物产生THC(四氢大麻酚)的含量来区分:大麻的THC含量通常较高(> 10%),工业大麻通常较低(<0.3%),但他们都可以产生高水平的CBD(大麻二酚),工业大麻可用作纤维和燃料且市场增长很快。2015年,索尔克生物研究所(Sa

2020-11-19

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Gilman Kit Hang Siu 研究团队:纳米孔测序分析香港第三波疫情或由外地输入

 7月初起,中国香港特区出现第三波新冠病毒大规模传播。7月底,香港文汇报、轻新闻、icable TV、now TV等多家媒体报道: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Gilman Kit Hang Siu(萧杰恒)研究团队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对26名病人病毒样本进行SARS-CoV-2溯源研究,发现确诊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株属同类(“G型病毒株”的变种“GR型病毒株”)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