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有助判断不同材料微针的经皮给药性能
微针经皮给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给药技术,具有无痛等优点。不同材料的微针在皮下溶解并给药的性能哪家强?中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国际聚合材料和聚合生物材料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微针经皮给药是通过微小的针头穿过皮肤释放药物,由于微针的长度一般在10微米至1毫米之间,不会刺激到神经,与传统注射相比具有无痛的优点。与口服药物相
3D打印人体心脏 为晚期心脏病患者解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每年因为心血管疾病致死数高达1790万,成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的首要原因。通常,心脏移植是治疗晚期心脏病患者的一项重要选择。但根据世卫组织捐赠与移植观察报告披露,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只开展约3500例心脏移植手术。因此,缓解心脏移植手术难以开展的难题,需要保证重要器官的可持续供给。生物墨水巧破不可能的任务在过去的一
用于测试救命药物的3D打印心脏
去年四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George S. Wise生命科学学院的Tal Dvir教授领导的团队成功地利用从患者身上提取的组织制造出首枚3D打印心脏。研究人员估计,可能在10到15年内打印出定制化的器官和组织,从而解决捐赠器官不足和移植排异的风险。同时,这项创新技术还具备革新另一医学研究领域的潜力:药物筛选。Dvir教授说:“在培养皿中,所有
Biomaterials:细胞注射技术可用于治疗视觉缺陷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多伦多大学工程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将健康细胞注入受损眼睛的新方法,该技术可以为有可能为目前无法治愈的视力丧失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Bioprinting:3D打印用于创造心脏细胞
人类新生命的诞生起始于单个细胞,然后分裂并最终形成胚胎。根据它们相邻细胞发送的信号,这些分裂的细胞随后发育或分化为特定的组织或器官。
Sci Rep:开发出首个3D类器官模型来研究炎症诱发血脑屏障功能异常的机制
2020年8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威克森林浸信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首个拥有功能性血脑屏障的3D多细胞大脑类器官模型,其或许能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平台来帮助筛选能控制机体炎症的药物,炎症是多种神经性疾病发病的核心,比如缺血性中风等。
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的刺激干细胞生长的纳米结构
2020年7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香港浸会大学(HKBU)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纳米结构,可以刺激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他们发现,将这些神经细胞移植到患有帕金森病的大鼠体内,随着新细胞取代移植部位周围受损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逐渐改善了大鼠的症状。这项新发明为干细胞治疗提供了有希望的见解,并为帕金森病的新治疗带来了希望。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氏
Nature 简单的分子自组装成纳米链条
2020年7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非共价相互作用可以将分子组装成复杂的结构,但对最终拓扑的控制有限。一种组装纳米链的方法展示了如何针对特定的结构进行组装。复杂的分子结构通常是通过将各种构件逐步连接在一起来构建的。但有时,复杂的结构来自于单个成分的自我组装。Datta等人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文章展示了多链烷(纳米级环链)是如何通过一个简单分
中国科研人员研发出可注射活体生物材料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保护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组织,缺乏自愈能力,损伤后很难自我修复。半月板损伤修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半月板白区损伤的修复更让临床医生束手无策。目前,多采用人工合成类材料对半月板进行修复,但人工合成类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不足,且对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开发具备高生物相容性及组织特异生物活性的材料用于临床较为迫切。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
世界首个3D人工眼球问世
最近,香港科技大学与美国的科学家团队共同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3D人工眼球。经过测试,其功能要优于现有的仿生眼,甚至部分性能超越人眼。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杂志,题目为“A biomimetic eye with a hemispherical perovskite nanowire array retina”。研究人员将纳米光电传感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