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medsci.cn/public-image/ms-image/3680b5f0-e05c-11eb-b319-cd51f388f4e7_open.png)
Nature子刊:深圳先进院李洋团队等开发新型广谱抗新冠病毒纳米材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已对人类健康和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随着新型变异株病毒接连出现,研发高效且广谱抗新冠突变病毒的药物迫在眉睫。
普利生C轮融资2亿元人民币,加速3D打印产业化再升级
中国领先的3D打印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普利生”)宣布完成了2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南方科技大学刘吉团队开发柔性可拉伸发光装置3D打印策略,可与软体机器人集成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制造柔性、可拉伸发光装置的3D打印策略,该装置可与软体机器人集成。研究团队用一个能根据背景改变颜色的软体机器人进行了演示,该策略或能用于开发下一代智能显示器、可穿戴电子器件和人造伪装。
细菌感染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极易引起细菌产生抗生素耐药性,不利于细菌感染治疗。
可降解假性共轭聚合物的生物医用研究中获进展
半导体聚合物(Semiconducting Polymer,SP)广泛应用于催化、传感器、能源和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
Science子刊:性能完胜现有产品,一种可快速愈合伤口的聚合物敷料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 PTK-UR 聚合物敷料,可以促进大块组织支架的整合、强大的细胞和血管浸润以及伤口表面重建。
世界首例!用人类细胞3D打印的耳朵,被成功移植到人体,下个目标将是3D打印器官
2018年,曹谊林团队在 EBioMedicine 期刊发表论文,利用来自患者的软骨细胞和复合生物可降解支架,在体外设计了患者特异性耳形软骨,并首次用于小耳症患者的耳廓重建临床试验。
中山大学谢曦团队开发出能测眼压和递送青光眼药物的隐形眼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时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
胃肠穿孔,一贴无妨!浙江大学发明“促再生型强力胶贴”
该研究发明了一种基于聚谷氨酸的免缝合光控自粘复软组织创伤修复膜。它不仅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同时能够创造适合组织再生的免疫微环境。这种同时兼具了机械性能和免疫调控性能的特性,使其具有临床转化的应用前景。
Bioactive Materials:基于光固化丝蛋白水凝胶边缘封闭的一体化双层丝蛋白支架用于骨软骨再生
该团队采用丝蛋白材料制备了表面形貌、结构和力学强度均不同的一体化双层支架,用于骨软骨缺损的修复,以解决支架材料与骨软骨组织的生理特点不匹配、骨与软骨连接界面薄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