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重磅!抑制外泌体PD-L1可诱导全身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019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一类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药物彻底改变引发了癌症治疗变革:许多直到最近还被认为无法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正在经历长期缓解。但是,大多数患者对这类药物没有反应,而且它们对某些癌症的治疗效果要比其他癌症好得多,其中的原因令科学家们困惑不解。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癌
肿瘤转移与外泌体
肿瘤转移是癌症致死的首要原因。长久以来,对肿瘤转移机理的研究一直聚焦于肿瘤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在近年来,由于外泌体被发现可以作为包括肿瘤在内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新方式,肿瘤转移研究领域再度变得火热起来。我所(肿瘤转移的预警和预防研究所)以谢晓东博士为首的外泌体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研究肿瘤转移与外泌体之间的联系,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外泌体是指包含了复杂 RNA 和蛋白质的小膜泡 (3
Cell:新研究指出应重新评估外泌体的组成
2019年4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小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的异质性和非囊泡胞外物质的存在引起了关于外泌体(exosome)的内含物和功能性质的争论。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高分辨率密度梯度分离和直接免疫亲和捕获方法来精确地描述外泌体中的RNA、DNA和蛋白组分以及其他的非囊泡物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4
新型肿瘤疗法!首个重组细菌微细胞(rBMC)疗法VAX014进入I期临床,治疗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
2019年4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Vaxiion Therapeutics是一家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是细菌微细胞靶向疗法的行业领导者,正在利用其靶向重组细菌微细胞(recombinant bacterial minicell,rBMC)技术开发一种专有的生物制药药物递送系统平台,开发新型、下一代肿瘤学产品。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候选疗法VAX
外泌体--癌症的“双刃剑”
一、外泌体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人员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或者肿瘤细胞发现细胞外泌现象,细胞向其培养基中分泌带有细胞膜特征的囊泡结构。1983年Johnstone等发现体外培养的绵羊网格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会向外分泌含有铁转运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的小囊泡结构,他们将细胞释放的这种小囊泡结构命名为外泌体(图2)。早期发现分泌外泌体的细胞主要是一些造血类细
外泌体组成的全新鉴定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双层磷脂膜结构的囊泡小体,绝大多数细胞均可分泌。细胞外囊泡中可以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份,介导体内细胞间远程通讯【1】。根据大小分类,EVs可以分为直径小于200纳米的sEVs(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和直径大于200纳米的lEVs(Large extr
外泌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肺癌作为一种高度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新增癌症病例的13.2%,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25.9%,平均5年生存率18.1%。此外,大量临床数据也表明,早期肺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要明显高于晚期肺癌患者。外泌体是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为30~100nm的微小囊泡,是细胞经过“内吞-融合-外排”等一系列调控过程后由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物质。虽然几乎机体内的所有类型细胞都能够分泌外泌体,如:网
美国科学家确认癌细胞可“远程缴械”免疫系统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确认,为阻止被机体免疫细胞攻击,某些癌细胞可以释放一种秘密武器破坏淋巴结,以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这解释了为何多数癌症对现有免疫疗法不敏感,为开发新疗法甚至癌症疫苗提供了思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4日在美国《细胞》杂志上报告说,某些癌细胞会释放被称作“外泌体”的小囊,对躲避免疫攻击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泌体”携带着使免疫细胞“缴械”的PD-L1蛋白,通过
外泌体提取的7种方法及其优缺点
1、差速离心差速离心仍然是最常见的外泌体分离技术之一。 该方法包括几个步骤,包括1)低速离心去除细胞和凋亡碎片,2)更高速离心以消除更大的囊泡,最后,3)高速离心沉淀外泌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样本的粘度与分离的外泌体纯度有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具有高粘度的生物样品(例如血浆和血清样本)需要更长的超速离心步骤和更高的离心速度。步骤: 以3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 以2000×g离心1
Nat Biotechnol:重大突破!重编程巨噬细胞作为传感器实现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检测!
2019年3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内源性生物标记物仍然是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但是许多标记物缺乏有效指导疾病控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使得疾病早期诊断以及对疾病进展的监控和治疗成为了难题。图片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工程系、放射科、分子影像科的Sanjiv S. Gambhir教授的带领下开发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