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chem J:新方法防止糖尿病眼疾视网膜受损
近日,密歇根大学凯洛格眼科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化合物,可以中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造成损害的事件链。这一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出现一种新的能根治疾病的治疗方法,该化合物主要作用于两种机制:炎症和削弱保护视网膜的血液屏障。这一化合物通过针对关键蛋白质阻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管渗漏有关的两个重要途径。 到目前为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经为工作年龄段美国人失明的首要原因。
: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
【综述】 失明,尽管不是一种会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会削弱一个人的能力并且几乎不存在治愈的方法。眼部疾病的基因疗法将会深刻影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正因如此,这个领域吸引了大量的研究去开发相应的疗法。有几个因素使得眼睛成为基因替换疗法的理想器官,包括易接近性、免疫豁免、体积小、组织分区和天然的对侧对照。
Nat Cell Biol:发育中视网膜细胞的瓦氏效应
近日,研究者发现处于增殖期的非洲爪蟾的视网膜细胞采用的是有氧糖酵解而不是氧化磷酸化。表明以往Warburg effect只发生在肿瘤细胞中的认识是片面的,Warburg effect或许普遍存在于增殖代谢中。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Cell Biology上。
干细胞探秘:让视网膜“重生”
山中伸弥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干细胞研究者也同时吐气扬眉了一把。这种神奇的细胞被科学家们称之为“上帝细胞”,如同上帝粒子一样,它能分化、成长为人体的任何器官,眼、耳、鼻、喉、大脑、肾脏、神经……当然也包括视网膜。
FDA批准首个用于成人遗传性眼病的视网膜植入物Argus Ⅱ
2013年2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批准Argus Ⅱ视网膜假体系统作为首个植入式治疗成人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装置。设备由一个小的视频摄像机、发射眼镜、影像处理单元(VPU)和植入型视网膜假体(人工视网膜)组成,取代视网膜退化细胞的功能,并改善患者对图像和运动的感知能力。VPU会将视频摄像机的图像转换成电数据无线传输到人工视网膜上。
JBC: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质死亡之前表现巨大“潜力”
2012年12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其在“死亡”之前或可以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研究揭示了视网膜细胞瘤肿瘤抑制蛋白的非传统型的生活方式,这或许帮助研究者开发新型的抵御癌症的疗法。
PNAS: 新型视网膜假体可让使用者识别面部信息追寻移动图形
最新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Retinal prosthetic strategy with the capacity to restore normal vision " 报道了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科学家们在长时间储存视觉信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现有的用于盲人导航的假体只能识别光点和光形成的边界。这种新型仪器能够提供常规视觉信息的代码,这种代码很准确,甚至能够让使用者识别面部信息还能够追寻移动图形。
Nat Commun:视网膜退化后用视觉假体来恢复视力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移植了视网膜假体的大鼠对光有视觉反应。当该假体被光刺激时,大鼠会在脑部负责视觉处理的区域诱发反应。 近年来,对有可能恢复盲人视力的光电池视觉假体的研究工作加快了步伐;与此同时,虽然它们已被发现能够刺激视网膜组织,但它们是否能恢复视力却没有被评估过。
Cell Stem Cell: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
研究人员在眼睛后部的单层细胞---已知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它的下面含有光敏感性视网膜的光受体---里鉴定出中枢神经系统的成体干细胞。2012年1月6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 这项新研究表明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拥有自我更新的干细胞,当处于合适条件下能被唤醒产生活跃增长的细胞培养物。
JBC:发现促进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化的miRNAs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与视觉功能的维持息息相关,而RPE的去分化会导致几种增生性眼部疾病。 为了鉴定与RPE分化有关的microRNAs (miRNAs),近日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已分化的初级人类胚胎RPE(hfRPE)细胞与去分化的hfRPE细胞的miRNA表达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