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徐华强/庄友文团队揭示过敏毒素识别补体受体系统的分子模式和选择性机理
该研究首先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方法获得了C3a结合C3aR,无配体结合的C3aR和C5a结合C5aR1分别偶联下游Gi蛋白异源三聚体的高分辨率复合体结构,结合大量突变研究结果,该团队解释了过敏毒素识别补体
细菌毒素-抗毒素系统参与噬菌体生命周期调控取得新进展
作者通过RNA-seq鉴定在噬菌体感染细菌过程中信号短肽促进下游一个基因簇的表达,进一步确定yopM基因抑制噬菌体的裂解周期,yopR基因促进溶原的发生。
Science:揭示护卫CRISPR-Cas的全新毒素-抗毒素RNA系统
2020年,基于CRISPR-Cas9系统建立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该生物技术起源于科学家对微生物中一种特殊的免疫系统(即CRISPR-Cas系统)的研究。CRISPR-Cas系统是在原核微生物(古菌和细菌)中广泛存在的抗病毒(噬菌体)免疫系统。宿主菌通过将入侵病毒的特定DNA序列插入其CRISPR结构中,可形成对该病毒的永久性“
研究揭示质粒上毒素/抗毒素系统新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雪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接合型质粒编码的毒素/抗毒素系统PrpT/PrpA直接调控质粒拷贝数》的论文,系统阐述了质粒编码的毒素/抗毒素系统调控质粒复制功能的发现和作用机制。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遗传元件。接合型质粒除编码复制、分配和接合转
驯服肉毒杆菌毒素来递送药物,有望治疗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
2021年1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肉毒中毒(botulism,指的是肉毒杆菌毒素中毒)虽然罕见,但可导致瘫痪,并有可能致命。它是由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产生的破坏神经的毒素引起的--这是已知最强的毒素。这些毒素通常存在于被污染的食物中(家用罐头是主要罪魁祸首)。婴儿也可能因为摄入蜂蜜、土壤或灰尘中的肉毒杆菌孢子而
Science子刊:利用非病毒载体将治疗性蛋白递送到神经元中,有望治疗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
2021年1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私营公司CytoDel如今宣布在同行评审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上发表了该公司龙头产品Cyto-111的临床前数据。论文标题为“Neuronal delivery of antibodies has therapeutic effects in animal mode
研究发现新型毒素/抗毒素系统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晓雪团队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欧阳松应团队合作,发现广泛分布在细菌和古菌中的一大类毒素/抗毒素(TA)系统的新作用机制,并建议命名为“VII型TA”。TA系统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目前公认的TA系统有六大类型。2015年,王晓雪团队博士姚建云等在海洋细菌中发现分别含有HEPN
FDA受理默沙东抗毒素产品bezlotoxumab上市申请,预防艰难梭菌(C.difficile)感染的复发
在临床上,复发是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目前尚无任何产品批准用于预防复发。
Nucleic Acids Res:王晓雪等发现新颖的I型毒素-抗毒素系统
近日,国际刊物《核酸研究》在线报道了发现并鉴定出位于原噬菌体中的I型毒素-抗毒素系统RalR-RalA的论文(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4, doi: 10.1093/nar/gku279),证明噬菌体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后会发生功能变化。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计划”人才王晓雪的研究团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