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DNA修复酶与p53协同调节肿瘤烷化剂敏感性
7月17日,Cell Res杂志在线报道了DNA修复酶N-甲基化嘌呤DNA糖基化酶可与p53基因协同作用调节肿瘤细胞对烷化剂的敏感性。 烷化剂诱发的全基因组碱基的损害,主要是由N-甲基化嘌呤DNA糖基化酶(MPG)修复。在某些类型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升高的MPG赋予细胞对烷基化剂更高的敏感度,因为MPG诱导的无嘌呤/ 无嘧啶(AP)的位点,引发更多的DNA链断裂。
Science:揭示在细菌免疫系统发现的程序控制化的DNA核酸内切酶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伯克利实验室的遗传工程师和基因组学家研究发现了编辑基因组(editing genomes)新的高效用形式,这项研究为以后新型药物的研发和生物能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建议,而且其可以在遗传学上修饰微生物,比如细菌和真菌。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
PNAS:利用RNA聚合酶突变体构建转录逻辑门文库来进行疾病诊断治疗
2013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研究者使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对酶类进行分裂和修饰从而产生一个新型的遗传逻辑门。
:皮肤癌治疗新希望DNA酶
6月20日,Sci Transl Med杂志报道了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皮肤癌的新手段:DNA酶Dz13。 在世界范围内,三分之一的癌症是皮肤相关的,而且皮肤癌在许多人种中的发病率都在增加。研究者发现在小鼠肿瘤模型中,一种靶向c-Jun mRNA的DNA酶,Dz13,可抑制两种常见的皮肤癌:基底细胞和鳞状细胞癌的增长。
:DNA修复酶预防炎症诱发的肿瘤
6月11日,J Clin Invest.杂志在线报道了DNA损伤修复酶在炎症与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世界上超过15%的肿瘤死亡与其伴发的感染或炎症有关。因此,理解炎症如何促进肿瘤发生对于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活化氧和氮家族(RONS),炎性组织常常具有脂类过氧化造成的亚乙烯基碱基(ε-base)DNA损伤。
Mol Cell:研究确定帮助修复DNA缺陷的酶
近日,Purdue大学研究人员确定了一个重要的酶途径,有助于防止新的细胞接收太多或太少的染色体,太多或太少的染色体直接关系到癌症和其他疾病。
Nat Che Bio:胸腺嘧啶DNA糖基化酶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刊登了来自芝加哥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hymine DNA glycosylase specifically recognizes 5-carboxylcytosine-modified DNA”,文章中,研究者在之前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类胸腺嘧啶DNA糖基化酶的结晶结构,以及分子机制。
PLOS ONE:研究合成人工酶可“剪断”病毒DNA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地利用人工酶作为“剪刀”,切断了引发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的DNA,从而遏制了其增殖。这一技术有望应用于治疗由DNA病毒引起的疾病。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人乳头瘤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球形DNA病毒,所谓DNA病毒是核酸为单链或双链DNA的一种病毒,广泛存在于人、脊椎动物、昆虫体内以及多种传代细胞系中,它无法单独繁殖,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Nature Neuroscience:一种DNA修复酶可修复特定基因组不稳定性
去乙酰化酶1(SIRT1)是一种用来修复受损DNA的酶,但8月《自然—神经科学》上的一项报告发现,该酶还可以修复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诸如阿尔兹海默症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名“渐冻人”症,ALS)的小鼠体内的基因组不稳定性。 与身体中其他细胞不同,成年哺乳动物大脑中的神经元不会发生分裂。既然不能通过复制现有DNA来实现修复,那么DNA受损以及导致的基因组不稳定对神经元来说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