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坚获拉斯克奖,成为继屠呦呦、卢煜明之后又一位华人获奖者,解开了DNA刺激免疫和炎症反应之谜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顶级大奖,该奖项创立于1946年,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2024-09-20
J Extracell Vesicles:氧化应激过程中8-氧鸟嘌呤DNA糖基酶-突触结合蛋白7通路增加细胞外囊泡释放并促进肿瘤转移
本研究探索了氧化应激诱导癌细胞转移的机制,发现ros介导的DNA氧化损伤是启动OGG1和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ev释放和肿瘤转移的关键信使,这对理解癌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2024-09-27
研究表明:人的线粒体DNA仅来自于母亲,主要影响后代身高、寿命和疾病风险,而父亲的饮食会影响后代健康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父母的遗传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基因的传递上,还通过环境和表观遗传机制深刻影响了后代的健康与发育。
2024-10-17
Oncogene:激酶CDK9的功能异常或与细胞分裂、DNA修复和癌症进展密切相关
来自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描述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在细胞分裂期间调节DNA修复的关键角色。
2024-03-20
Nat Cell Biol | 广州医科大学冯杜团队发现TFAM是一种自噬受体,通过结合细胞质线粒体DNA来限制炎症
研究证明,在氧化或炎症应激期间,TFAM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 (LC3B)相互作用,通过cGAS-STING途径减轻mtDNA诱导的炎症。
2024-06-03
多项研究显示:母体年龄大能防止有害线粒体DNA突变的传播,而父龄大则会增加遗传给后代的基因突变
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这些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女性生育年龄与线粒体疾病传递之间关系的新认识,更为未来的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了可能的方向。
2024-08-12
Cancer Discov:红肉中的铁离子能重新激活DNA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酶,诱发结直肠癌
这项研究揭示了红肉中的铁离子如何通过激活端粒酶来驱动结直肠癌的进展,为开发新型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11-07
Cell:揭示蛋白PARP1形成的超级胶水对DNA损伤的修复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蛋白PARP1 变成了一种水下超级胶水,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愈合区,从而将松散的 DNA 末端固定在一起,使 DNA 修复得以开始。
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