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刘婷团队揭示BRCA1/2缺陷细胞通过复制叉稳定性重建导致PARP抑制剂耐药的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UFMylation参与调节复制叉稳定性的功能与机制;系统阐明了UFMylation促进BRCA1/2缺陷细胞中新生DNA链在复制压力下发生降解的分子生物学过程。
Cell:我国科学家开展的大规模研究揭示了DNA转座子的功能多样性,扩展了基因组工程工具箱
这项新研究新发现的转座子具有多种功能特征,极大地扩展了基于DNA转座子的基因工程工具箱,支持一系列应用场景。
Cell Metab:初波/孙金鹏/于晓/柴人杰/徐云飞揭示GPR56感知17α-羟基孕烯醇酮调控铁死亡诱发的肝损伤
该研究团队阐明了类固醇代谢物17-OH PREG通过GPR56/ADGRG1途径抵抗铁死亡的新分子机制,并首次揭示了GPCR和相应的信号传导调控的铁死亡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重要作用。
Nature:何川/徐明江团队阐明TET2酶通过氧化RNA m5C调控染色质状态和白血病发生
该研究发现表明,TET2介导的染色质相关RNA的m5C氧化,而非DNA氧化,在TET2缺失引发的转录激活和白血病发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Nat Commun | 浙江大学华跃进/周如鸿/赵烨鉴定DNA损伤传感器并揭示新型DNA损伤响应激活机制
本研究发现作为DNA损伤传感器的PprI能够直接识别作为DNA损伤的信号分子ssDNA,在转录水平激活DNA损伤修复过程,帮助细胞适应环境胁迫。
Nature Communications:UHRF1在癌细胞中维持DNA甲基化稳态发挥重要作用
本工作揭示了UHRF1的非规范功能,并为进一步探索这一关键的表观遗传调节因子在正常细胞和疾病中的作用开辟了道路。
Nature Immunology:清华大学祁海团队发现记忆B细胞再分化调控机制——表观遗传印迹记录的B细胞免疫生活史
祁海团队的这一工作,发现了记忆B细胞再分化命运调控的分子机制,首次提出了表观遗传进行性记录每一个B细胞及其后代的免疫刺激史,进而影响细胞命运决定过程的理论。
中山大学团队发现,乳酸会促进癌细胞修复DNA损伤,帮助癌细胞抵抗放化疗
这项研究再次证实乳酸化对肿瘤的生存有重要作用,他们也首次发现乳酸化可以促进癌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以及抗癫痫药物司替戊醇有提升放化疗效果的潜力。
科学家发现一个同时调控抗肿瘤免疫与血管生成的抗癌靶点
RNA给药技术平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了,所以Zbtb46 mRNA纳米颗粒治疗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进入临床研究,帮肿瘤微环境“重整旧山河”,让血管正常化、让免疫燃起来,新的靶免联合策略可真值得期待呢!
陈志坚获拉斯克奖,成为继屠呦呦、卢煜明之后又一位华人获奖者,解开了DNA刺激免疫和炎症反应之谜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顶级大奖,该奖项创立于1946年,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