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揭秘啄木鸟为何不患“脑震荡”
计算机模拟演示精确的表现了作用力是如何分布在啄木鸟的头骨上的 研究人员通过慢放的镜头揭示啄木鸟啄食的滑稽动作 据BBC自然科学网报道,啄木鸟的头以6米每秒的速度啄食的同时,也在承受着超过千倍重力的加速度。研究人员表示,不同长度的上下喙和海绵构造的层状骨架结构保护了啄木鸟的大脑。 啄木鸟的大脑和头骨之间存在着小小的硬脑膜,这样就不会像人类一样发生脑震荡。
Nature:始祖鸟在进化史上的地位得以恢复
过去二十年在中国有关长羽毛兽脚类恐龙的发现,使我们对鸟类演化及飞行起源的认识发生了巨大改变,其中包括这样一个观点的提出:著名的始祖鸟化石与现代鸟类的祖先也可能还有一些距离。现在,随着另一只像鸟类的恐龙在中国辽宁省“髫髻山组”(中-晚“侏罗纪”)的发现,始祖鸟又回到了其应有的位置。新的系统发生分析恢复了始祖鸟作为一种早期分化的“鸟翼类”的地位,也重新将“伤齿龙”确定为“鸟翼类”的姐妹类群。
Physiol Biochem Zool:解读色泽鲜明鸟喙的健康含义
据一项即将发表的新研究报道,雌鸟喙的色泽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研究发现,雌鸟喙颜色能反映出鸟的健康状况,色泽越华美,雌鸟的抗体水平越高,说明它对抗入侵者的力量越大,能力越强。 免疫球蛋白抗体是鸟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分,与雌鸟喙颜色密切相关,在感染发生时,能调动其他免疫细胞来识别、破坏病变细胞;而雄鸟喙颜色与免疫能力没有关联,只表示性别特异性。
BEHAV ECOL :鸟类气味信号的分化可能促进了鸟的物种形成
10月15日,国际行为生态学会期刊Behavioral Ecology,在Editor’s choice 头条发表动物研究所动物行为与化学通讯研究组对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ous)和小太平鸟(B. japonica) 尾脂腺气味成分分化特点及其在种间识别中作用的研究。
PNAS:研究揭示热河鸟的奇特双尾羽
图1 热河鸟化石 图2 热河鸟复原图 2013年10月7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Jingmai O'Connor、Corwin Sullivan、周忠和与山东临沂大学王孝理、郑晓廷、张晓梅,以及阿根廷学者Pablo Tubaro合作完成的一篇题为“热河鸟奇特双尾羽与早期鸟类尾羽演化的复杂性”的研究成果。
:始祖鸟及其近亲排列羽毛方式与现代鸟类不同
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的徐星研究员近年来成果斐然,单论在Nature这一顶级杂志上发表重要生物进化方面的成果,他就发表过15篇(包括2012年最新成果),今年九月,Nature杂志还在人物特写栏目中以“China's dinosaur hunter: The ground breaker”为题,特别介绍了这位学者。
嘌呤能信号传导的两面性添加到收藏夹
嘌呤能信号传导事件在炎症中所起的作用是两方面的:嘌呤能P2受体(被ATP和其他一些核苷酸激活)在发起针对入侵的病原体或肿瘤的正确炎性反应中至关重要,但P2X/P2Y信号传导在哮喘、慢性肺病或肠炎等状况下能造成慢性炎症的开始和持续。这篇Review文章关注ATP受体信号传导的复杂生物学问题的健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