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植物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

光照不仅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还可以作为环境信号触发植物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响应过程。高等植物的根系十分复杂,除主根和侧根外,大多数高等植物在地上部分会产生不同形式的不定根。与长期生长在地下的主根(或侧根)不同,大多数不定根一直暴露在光照下。但是光照究竟是如何影响不定根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其相关的分子机理一直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迟伟研究组以模式植

2020-06-17

Nat Commun: 研究揭示淋巴管的形成‘热点’

胚胎发育过程中,淋巴管系统的发育关键取决于一种特定的蛋白质-生长因子VEGF-C。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尚不清楚VEGF-C激活所需的因子,激活的具体方式,以及哪些细胞类型在发育过程中提供了上述激活因子。

2020-06-13

美国FDA批准FGF23阻断抗体Crysvita:第一个治疗肿瘤性软化症(TIO)的药物!

Crysvita是第一个被批准治疗TIO的药物,该病可导致低磷血症和骨软化症。

2020-06-19

全球独创牙传导听力系统产品上市 代替外科手术且价格仅是三分之一

与口腔、眼科等行业相比,听力行业似乎在不少人看来是一个细分小行业。与其相对应的是,听力健康也经常被忽视。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助听器主要是针对双侧耳聋患者的“必需品”,实际上,单侧耳聋人群同样是一个庞大的“刚需”市场,并且此前他们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面对现实痛点,6月19日,声佗医疗在全球首创、并已在美国上市的全球独创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品音?,在国内正式上

2020-06-19

 全球唯一的牙传导助听器品音即将上市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个世界性医学难题。不论是先天性单侧耳聋,还是来自后天的病毒感染、中耳与内耳手术,外伤等造成的单侧耳聋,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会因为单侧几乎完全听不到声音面临种种不便。专家表示,单侧耳聋患者一般都是重度与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有背景噪声的嘈杂环境中,尤其会有非常明显的聆听困难,比如在餐厅聚会,有混响的会议室,多人参与的小组讨论,大

2020-06-12

杆状病毒二硫键形成通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5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胡志红、王曼丽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Per os infectivity factor 5 (PIF5) identified as a substrate of P33 in the baculoviral dis

2020-06-04

人类记忆的形成和唤起可能因为一种脑电波振荡

 据伯明翰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表示,这与一种名叫θ波的脑电波有关。这种脑电波每秒搏动三次,由大脑中的海马体生成,而海马体与激励、情绪和记忆的调节有关。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长时间以来,由于人类思维的复杂性,记忆的形成与寻回过程一直令科学家们困惑不已。不过科学家认为,他们如今已经弄清了人类是如何学习、并将这些瞬间存储在自己的

2020-06-04

研究提出微生物介导深海冷泉形成单质硫新途径

 5月27日,国际生物学期刊ISME J 刊发题为A novel bacterial thiosulfate oxidation pathway provides a new clue about the formation of zero-valent sulfur in deep sea 的文章,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超岷课题组关于深海冷

2020-05-29

成纤维细胞调节肿瘤形成的分子机制!

2020年5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Reviews Cancer上题为“Fibroblasts orchestrate tumour initiation”的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成纤维细胞调节机体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图片来源:Wikimedia结直肠癌(CRCs,colorectal cancers

2020-05-27

肥胖会加重COVID19患者肺脏血液凝结的形成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肥胖会导致COVID-19感染后症状的恶化,并可能导致致命的肺部血凝块的形成。研究人员说,患有COVID-19的肥胖患者患上肺栓塞的风险可能接近三倍之高。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