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ell:发现细胞内新调节机制来清除不需要的蛋白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研究人员发现与一种罕见的血管疾病相关联的一个缺陷基因让他们发现一种参与决定细胞内大概上千种蛋白的命运的机制。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体内最为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的泛素系统。细胞利用泛素系统除去不需要的蛋白。
:科学家开发出针对癌细胞内蛋白的单抗
2013年3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大多数引起癌变的蛋白都在癌细胞内部,所以抗癌药物的关键就是能够进入癌细胞内部。近日来自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类新型人类单抗,该单抗能够有效进入癌细胞并针对与多种类型癌症相关的蛋白。
新型抗衰老药五年内上市 将人类寿命延长至150
一个新研究称:一种抗衰老的药物将在五年内上市,它或许可将人们的寿命延长至150岁。这种新药的主要成分为在红酒中提取的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被认为有抗衰老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强体内一种叫做SIRT1蛋白质的活性。 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正在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患者身上评估这种新药的药效。
下大力气增强体制内管控国内应提升抗菌药物管理
为期3年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已进入巩固阶段。 整治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给予高度重视,医疗机构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Zimmer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紧急召回PEEK Ardis椎间植入系统
2012年12月20日Zimmer公司脊柱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紧急召回全部315套PEEK Ardis椎间植入器械。 由于Zimmer脊柱组织在PEEK Ardis的临床应用报告中发现,术后植入该器械后其易于受到过度侧方和/或轴向离心应力作用导致植入物断裂。目前的术中应用报告数据显示,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52%。观察到的术中相关风险包括硬膜撕裂和失血量增加。尚无植入物断裂相关的术后临床并发症报道。
Stroke: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后的MR-DWI阳性病灶数有助预测症状性缺血并发症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后症状性缺血并发症(症状性缺血并发症SI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微血栓(根据MR的弥散加权图像,即MR-DWI阳性进行判断)的危险因素,以及MR-DWI阳性,即DWI(+)与SIC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为此,韩国Yonsei医学院Severance医院影像科的Byung Moon Kim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29日的Stroke杂志上。
PNAS:药物哌唑嗪抑制细胞内吞分选
哌唑嗪结构式,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2012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药物哌唑嗪(Prazosin)是喹唑啉类衍生物,可选择性阻断节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长期用药时,心率和血浆肾素活性不增加或无明显增加。
百健艾迪与杜克大学合作5年内完成ALS**基因组计划
2012年9月17日电 /生物谷BIOON/ --生物制药公司百健艾迪(Biogen Idec)宣布,已与学术研究机构签订了研究合作,对1000例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患者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以便对导致ALS的根本性遗传学基础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全球范围内 HCV基因1型病例仍占据半壁江山
2014年7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迄今为止最大的预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患病率的研究中,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基因1型是最普遍的,全球范围内超过8,300万患者感染基因1型,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东亚。第二大基因型
2年内160余亿元仪器将涌入第三方检测市场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质检事业改革路线确定,2015年完成改革目标,实现3625家质检机构的转企改制,去除求新求精购买仪器设备等弊端,实现市场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