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批准拜耳Stivarga治疗胃肠道恶性间质瘤
2013年2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 FDA 2月25日批准了Stivarga (regorafenib) 新的适用症,用于不能手术摘除和Gleevec 、Sutent 药物治疗无效的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患者的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是癌细胞发生在胃肠道的一种肿瘤,在美国每年有3300到6000的新发病例,且大多数为老年人。
:首次证实间质-上皮转化促进转移瘤形成
多功能蛋白聚糖(versican)异构体,图片来自Atlas of Genetics and Cytogenetics in Oncology and Haematology。 肿瘤学家早就知道癌细胞要能够扩散,它们必须自我转化,这样它们能够从肿瘤脱离下来并扩散到远处的器官。
Clin Cancer Res:解码胃肠道间质瘤完整基因组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比较少见的胃肠道肿瘤类型之一,两个关键基因突变可导致胃肠道间质瘤,但有人认为,其他迄今未知的基因,也在胃肠道间质瘤中发挥作用。 近日,MedUni Vienna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解码胃肠道间质瘤的整个基因组成,而不仅是单个基因。 研究人员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识别遗传物质的基因变化,分析整个遗传物质(外显子组)。
PNAS:生命早期的经验会微调大脑的面部处理系统
科研人员报告说,大脑的人脸视觉处理系统在生命早期的一个增强了的神经可塑性时期进行了微调。此前的研究提示这样一个时期在生命的头几个月存在,但是究竟神经回路是新建立的还是仅仅在这个时期进行了调整还不清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Brigitte Röder及其同事研究了出生失明、至多14年后视力恢复的11个人,并且研究了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以及有部分视力的受试者。
PLoS Genetics:五个基因决定面部形态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同卵双胞胎的脸近乎相同,与毫不相干的人相比,兄弟姐妹的脸非常相似。显然,脸部形态是由基因调控的。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鉴别出了决定面部形态的五个基因,相关论文发表在9月13日的PLoS Genetics杂志上。 为鉴别决定脸部形态的基因,大约一万个来自不同国家有欧洲血统的人参与了此项研究。
Cancer Cell:鳞状细胞癌模型证实癌转移经历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2012年11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阐明了癌细胞如何在第一时间控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EMT)的“ON/OFF”,促进肿瘤细胞蔓延到身体的其他部分,在转移灶继续增殖和生长。 该研究结果将发表在12月11日的Cancer Cell杂志上。90%的癌症患者死亡是因为癌症发生了转移。
Cancer Dis:间质干细胞通过PGE2信号推动癌症发展
肿瘤相关基质细胞中的间质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发挥至关重要作用。近日,Cancer Discovery杂志上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重点研究了癌细胞与间质干细胞(MSCs)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间质干细胞被招募到肿瘤基质中,一旦到达肿瘤基质就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表型。 肿瘤细胞来源的白细胞介素1(IL-1)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PGE2)。
Cell Signal:心脏内皮细胞间质转型中microRNA的差异表达
成纤维细胞是产生大部分组织中胶原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主要细胞。在受伤的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激活成纤维细胞或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合成过多的ECM蛋白,在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近研究表明,成纤维样细胞过内皮细胞间质转型(EndMT)演变成内皮细胞通,促进心肌纤维化的发病。然而EndMT的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
Scientific Reports:“狮尾狒狒”也能进行快速面部模仿
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对“狮尾狒狒”(“旧世界”猴子的一种)快速面部模仿(RFM)的观察结果。这种快速的、自动的反应此前已在人类和猩猩中观察到,但没有在非猿灵长类动物中观察到,而这项研究表明,另一种灵长类动物也能够进行这种复杂的情绪交换。 RFM是一种快速的、无意识的反应,在其中一个个体模仿另一个个体的面部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