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表层土壤中萜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特征生物标志物萜类化合物具有指示生态系统和植被多样性的潜力。为理解和应用萜类生物标志物,需通过普查、鉴定和分析工作,明确不同生态系统中现代植物和表土中萜类化合物分布特征及其对应关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环境团队、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研究员白艳与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天然产物稳定同位素组学团队博士周友平合作,选取青藏高
研究解析人类高原低氧适应的调控机制
高原低氧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是进化和遗传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团队与西藏大学教授崔超英合作,通过分析大规模的高原藏族人群样本和比较基因组学数据,发现包括EPAS1和EGLN1在内的一系列与藏族高原适应相关的候选基因(Peng et al. Mol. Biol. Evol. 2011;Xiang e
海水稻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插秧
记者6日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官方获悉,经过平整,柴达木盆地部分戈壁滩变成水田,海水稻在柴达木盆地正式插秧。海水稻又称高寒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还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海水稻青岛团队——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处处长吴占勇介绍,今年是该团队
研究揭示麻雀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新机制
物种如何快速、有效地适应变化的自然环境,是其生存和种群拓殖的必要条件。被称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代表着世界上最严酷的高原环境之一,然而许多生物在那里繁衍生息。以往人们对鸟类、动物和人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型分化后期的高分化群体,高原适应过程的初始阶段仍不清楚。研究人员通过对常见的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的群体基因组研究,结合转录组、心肌、飞行肌
在黄土高原自然草地恢复和人工造林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取得进展
自然草地恢复和人工造林恢复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重要的两种植被恢复模式。大量研究表明,黄土高原自1999年以来大规模的植被恢复措施显着改变了土壤碳储量,水量平衡、地表物质迁移、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生物化学循环等。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地下物质循环和交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退耕还林/草政策背景下,从科学的机理上清晰认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有助于
家养动物高原适应遗传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以低氧、低温、强紫外辐射等着称。伴随着人类的迁徙定居,一批家养动物也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世代繁衍,各自形成了独特鲜明的高原适应特征,为科学家解析生物对高原极端环境快速适应进化的遗传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吴东东研究团队利用大规模基因组学数据,采用各种群体遗传学方法,揭
夏河丹尼索瓦人16万年前登上青藏高原
一枚长约12厘米人类下颌骨化石,一组丹尼索瓦人古蛋白信息,一段16万年前古老型智人历史,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从距今4万年推早到距今16万年,神秘的丹尼索瓦人东亚生活轨迹正一层层揭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发虎、兰州大学副教授张东菊、德国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Jean-Jacques Hublin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Frido Welker等带领团队,分析了发现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植物须弥芥的基因组奥秘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体操联合西藏大学、云南大学及国外多个实验室,对青藏高原特有分布的须弥芥进行了基因组适应性进化研究,为青藏高原植物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据了解,须弥芥原本归在拟南芥属,1999年Ihsan Al-Shehbaz教授将其从拟南芥属中独立出来。中科院院士吴征镒认为须弥芥是拟南芥属在青藏高原特殊环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不同生境下甲烷氧化微生物的群落分异
自然湿地是大气甲烷重要的排放源,在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有高达90%的甲烷在还未释放到大气之前就被好氧甲烷氧化微生物所消耗。因此,甲烷氧化微生物对全球甲烷循环起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甲烷氧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甲烷原位气体通量观测等方面,然而,在甲烷氧化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及共存网络模式方面的研究尚无报道。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于青藏高原海北生态试验站采集了三种不同生境(
生物柴油高原减排效应有待与国际接轨封闭运行
近日,由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研”)出具的一份《重型柴油车在高原环境下针对不同油品的综合性能比对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业界热议。《报告》实验结论显示,在采用的B5和B10生物柴油,与使用国六柴油相比车辆整体经济性和动力性变化不大,在全工况条件下,车辆的PN、CO和THC均有所降低,而NOx排放基本与使用国六柴油相差不大。在中低速条件下,PN和CO降幅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