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公司在中国推出新食品链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中国)麦德龙集团和其在中国的子公司Star Farm已经推出了一个新的食品链伙伴项目。该项目位于嘉兴市(浙江省),中国生产和销售高质量蔬菜,如西红柿、黄瓜和辣椒。作为技术合作伙伴,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向农民提供农作物保护产品、高质量的Nunhems种子以及量身定制的客户服务。Star Farm公司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包括为农户提供农场评估和培训。
正规粮企偷售“地沟油” 黑色利益链遍及28省
“地沟油”黑色产业链追踪——公安部督办重庆“4·20”特大“地沟油”案件透视: 两个粮油铺子开在同一条街上,中间隔着8个门面店,一边的油罐存着食用油,一边的油罐存着“地沟油”。只要打开阀门,依靠秘密深埋在地下的一根特殊管道,这两种油就会按照事先设置好的比例勾兑在一起,神不知鬼不觉地卖给老百姓,然后堂而皇之地上了餐桌。
死猪漂浮产业链起底:散户养殖难抗疫情风险
每一次公共危机事件的背后都会映射出产业链上的一个隐痛。 3月11日,上海市农委发布信息称,黄浦江上游的死猪源头已基本确定为浙江嘉兴地区。据嘉兴当地媒体的报道,嘉兴地区今年1、2月份的单个村庄的死猪数就惊人的高达18000余头。 目前,上万头生猪的死因仍未得到最确切的解释。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1日作出结论表示,在打捞上来的死猪身上检测出传染性疫病——猪圆环病毒病。
龙力生物:打造 “玉米全株产业链” 创造循环经济新模式
又到三秋大忙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各级政府都会下文,在强调做好秋收秋种工作的同时,对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也会提出要求,政府的引导,由于缺乏企业主体的消化支撑,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龙力生物作为我国生物制造产业的领军企业,靠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打造天津蔬菜良种全产业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已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目前,我国蔬菜种子市场容量约为200-300亿元,种子企业7200余家。然而,由于技术水平低,产业集中度弱,蔬菜育种业发展整体落后,国内蔬菜种业企业中具有独立育种能力的不超过160家,尚无年销售规模超亿元的大型企业。
“中国长链二元酸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规模最大的国家,这一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专利技术,是中科院微生物所芳心方、陈远童两代科学家经过40年的接力攻关的成果;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等民用领域,在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也得到有效应用,对其显现的国防价值与巨大发展潜力,备受到国内外各相关企业的关注。
可抵御肺部霉菌感染的新型关键分子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蒙大拿州立大学(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一种名为IL-1α的关键分子或可帮助抵御肺部感染,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健康。
产业链全程管控 中粮福临门铸就放心好大米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近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呼吁企业自律,为市场提供放心大米”新闻发布会,在向全国米业企业发出行业自律倡议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大米品牌化以及大品牌产业链化是保障大米质量安全的关键,同时也是我国大米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粮米业作为我国大米行业的龙头企业率先响应倡议,其产业链全程管控模式被作为典范在行业内推广。
Biomaterials:开发出有效抵御耐药致病菌的短链合成聚合物分子
2012年11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致病菌克服我们当前的众多抗生素疗法,我们对新型的抗菌疗法的需要迫在眉睫,一系列基于合成高分子的抗菌制剂成为了治疗致病菌感染的希望,近日,来自A*STAR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一种新型的多聚物高分子可以有效抵御致病菌的感染。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Biomaterial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