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新药物攻击致癌基因
小编推荐会议:2018新药研发东方论坛最近的两篇论文用同一种药物攻击了两个与癌症有关的问题。他们希望它能提高乳腺癌和肺癌的存活率并阻止与肥胖有关的癌症。来自东兰辛的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新的分子路线来攻击癌症。科学家们对溴域抑制剂(BET抑制剂)尤其感兴趣。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药物,它针对的是与癌症生长相关的基因。BET抑制剂可以阻止某些促生长基因的表达,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研究人员在
科学家研究出新方法发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小组发现,将抗体导入癌症小鼠模型可防止配体从肿瘤表面逃逸,从而使自然杀伤细胞受到攻击。在他们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的技术以及它的工作效果。海德堡大学的Lewis Lanier,德国曼海姆医学院在同一期刊的“Perspective”一书中概述了该团队所做的工作,并概述了
淋病奈瑟菌如何巧妙逃脱免疫系统攻击?
2018年4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每年全球都有超过1亿人会患上性传播疾病—淋病,而这无疑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健康后果,比如不孕症、将疾病传染给新生儿或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等;在过去5年里澳大利亚的淋病发病率增加了63%。图片来源:Monash University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这种致病菌会快速多所有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俗称为“超级细菌”;目前在澳大利亚的每一个州和地区都发现了
抑制癌细胞脱落标志性蛋白 促进免疫系统对癌症发起攻击!
2018年4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Antibody-mediated inhibition of MICA and MICB shedding promotes NK cell–driven tumor immunit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将一种特殊抗体引入到癌症小鼠模型机
科学家发现攻击转移性乳腺癌的“致命要害”
2017年12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名为PUMA的通路或许是乳腺癌转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图片来源:www.sciencedaily.com目前研究人员取得了大量实质性的研究结果,有望改善原发性乳腺癌化疗、放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成
Sci Rep:新技术有望高效改善化疗纳米药物靶向攻击癌细胞的效率!
2017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有效运输化疗纳米药物增加药物的生物可用性并降低其副作用表现。研究者指出,在化疗之前接受FDA批准的营养制剂或能降低患者机体脾脏、肝脏和肾脏中毒性药物的水平。图片来源: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纳米
细胞自噬研究必看的经典综述(含下载链接)
细胞自噬是2016年诺奖获奖理由,今年的国自然基金公布结果也证实了自噬与各科研热点的结合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公众号前期写过一些文章,大家可看:1、国科金写作,选题自噬的N种可能性……2、自噬研究不得不了解的分子通路及数据库3、国科金lncRNA和自噬,两个热点应该怎么串?4、自噬+AMPK信号通路文章解读今天我们来为大家推荐细胞自噬研究需要看的经典综述,文章尽量照顾到各个领域的研究,文末是综述文章的
一种新型药物或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来有效抵御肿瘤攻击
2017年11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庆应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通过刺激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一种用来治疗血液障碍的药物或有望帮助阻断多种类型实体瘤的生长。这种名为5-aza-CdR的药物当前被用来治疗会诱发白血病的血液障碍,其能抑制DNA甲基化,从而抑制酶类对基因组DNA进行化学修饰,诸如这样的修饰会
Cell:揭示杀伤性T细胞多管齐下攻击细菌,有望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10.004。2017年11月8日/生物谷BIOON/---目前,我们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抗生素耐药性危机,这是因为治疗肺结核、李斯特菌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大多数药物因细菌产生耐药性失去疗效。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多达1000万人死于耐药性病原菌感染。之前被称作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杀伤性T细胞通过产生颗粒酶B来攻击被感染的细菌。
Science:中国科学家揭示病原菌攻击宿主细胞新机制
创伤弧菌是一类让人类谈“菌”色变的病原细菌,俗称“吃人肉细菌”。如处理海鲜时如不小心扎了手,创伤弧菌就有可能趁虚而入,迅速引发败血症、组织坏死等,致死率极高。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朱永群团队近日发现这类病原菌的一项“攻术”,它分泌的毒素会定向“冻”住宿主细胞的信号通路,让细胞动弹不得甚至“散架”。相关成果论文在10月27日上线的《科学》杂志发表,该项研究推动了人们对于病原菌致病分子机制的深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