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ox Biology: 抑制铁死亡促进实验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死亡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和其他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疾病的标志。然而,挽救RGC丢失的治疗策略仍然具有挑战性,RGC丢失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2022-12-27
科学家发现,新冠康复者的T细胞活性特征升高,男性康复者对流感疫苗免疫反应更强
研究结果发现,新冠康复者的T细胞活性特征所有升高,但单核细胞中有关先天免疫的基因表达降低。有意思的是,新冠康复者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出现了性别差异,男性康复者能产生更好的免疫反应。
2023-01-09
首个定量研究发现,大脑中维生素D水平每升高一倍,与失智症或轻度认知障碍发生风险降低最高33%有关
该研究是迄今为止第一项定量检测人类脑组织内维生素D,并且探究其与认知能力和神经病理关系的研究。
2023-01-09
《科学》子刊:破解缺铁影响免疫之谜!两独立研究机构发现,缺铁损害中性粒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影响先天性免疫
以上研究表明,合适的血铁浓度对于维持中性粒细胞的生成以及其效应功能非常关键。这些发现为铁代谢如何影响先天免疫系统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也为粒细胞生成动员剂在感染和缺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2022-11-25
《癌细胞》:肿瘤也练“铁布衫”!中山大学团队发现乳腺癌对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新机制
本研究首次发现了表达CD16的独特CAFs亚群,揭示了FcγR在促进乳腺癌靶向HER2治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提出靶向CD16+CAF中VAV2的新型治疗方法,为改善乳腺癌当前治疗现状提供了新的治
2022-12-14
Nature:我国科学家发现THP9能提高玉米种子蛋白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我国研究人员追踪了造成玉米杂交种和近交系中种子蛋白含量下降的机制。他们的发现为在未来的玉米育种中最大化提高种子蛋白含量和质量开辟了新途径,对氮素使用效率和粮食安全有影响。
2022-11-22
上海交大团队研究近10万中国人数据发现,长期夜间暴露于人造光与糖尿病风险升高28%相关
夜间长期暴露于户外人造光,与葡萄糖稳态受损、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存在显著关联,而且在中国成年人中,估计有900万例糖尿病可归因于夜间人造光暴露。因此夜间人造光暴露可能是糖尿病一个潜在的新危险因素。
2022-12-13
《自然·神经科学》:西安交大杨铁林/郭燕团队证实,脑影像表型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研究人员通过双向两样本MR分析,揭示了脑影像表型与精神疾病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有助于在脑影像上更好地预测和干预精神疾病的潜在风险,有助于精神疾病的早期预防、病因诊断和治疗。
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