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红细胞因具有游离DNA结合能力而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费城儿童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红细胞作为关键的免疫传感器,与败血症和COVID-19期间存在于身体血液循环中的游离DNA结合,这种DNA结合能力触发它们从血液循环中移除,严重疾病时引发炎症和贫血,因此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比以前想象的要大得多。
黑龙江淡水虾种质资源收集、移植驯化与人工繁殖取得重要进展
“黑龙江淡水虾种质资源收集、移植驯化与人工繁殖”研究成果得到了黑龙江省渔业渔政管理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对龙江虾产业发展愿景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成果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虾产业在我国渔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20年全国虾养殖产量达497万吨,其中淡水虾348万吨。地处我国北方的黑龙江省自然水域中生存着4种土着虾种质资源,包
Nature子刊:其实“何时吃”比“吃得少”更重要
自古以来,延长寿命一直都是人类不断追寻的终极目标,因此,近年来科学家开始探索限食与寿命的关系,并于2018年首次发现限制卡路里摄入量可明显延长寿命的奥秘其实在于降低了新陈代谢率,开启了延长寿命研究的新纪元。但近日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杂
PNAS:揭示锰离子在抗细菌天然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实验室和西北农林科大沈锡辉实验室与军事医学院周冬生实验室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他们在抗细菌天然免疫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T6SS translocates a micropeptide to suppress STING-mediated innate i
最新研究发现靶向脂肪酸合成途径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是最早发现的新冠重症相关危险因素之一。美国CDC统计数据表明,大约30.2%的新冠住院治疗患者可以归因于肥胖(截至2020年底统计),过度肥胖的新冠感染者的住院风险可能提高2倍,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抗病毒药物开发策略主要集中在利用小分子抑制剂,核苷酸类似物,抗体等方式靶向病毒蛋白自身分子,从而达到抑制病
Cell:植物免疫抑制与广谱抗病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团队与国内外研究者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水稻钙离子感受器ROD1精细调控水稻免疫反应,从而减低广谱抗病引起的生存代价,平衡生殖生长-产量性状。作为世界近一半人口的主要粮食来源,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严重影响。发
STTT: SARS-CoV-2可通过跨细胞途径穿过血脑屏障
据报道,SARS-CoV-2具有入侵人类和模型动物大脑的能力。然而,SARS-CoV-2是否以及如何通过血脑屏障(BBB)尚不清楚。
Cell:严格的谱系追踪对神经细胞再生研究至关重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严格的谱系追踪对神经细胞再生的研究至关重要。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追踪方法远非该领域的常规做法,并建议必须重新审视之前报告的取得“引人注目”的再生结果的研究。
植物激素与鞘脂代谢途径相互调控关系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鞘脂结构复杂多样,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细胞中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在植物调控生长发育、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酰胺作为鞘脂代谢的中心分子,其含量变化往往会影响到整个鞘脂代谢的稳态。ACCELERATED CELL DEATH5(ACD5)编码拟南芥神经酰胺激酶,该酶的缺陷突变体acd5在生长后期大量积累神
水中病毒灭活新方法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动物病害防控科研团队与资源环境学院水污染控制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上发表了题为“Inactivation”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plasma on virus in water“的研究论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