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Genetics:揭示分泌型磷脂D调控水稻抽穗时间的新机制

磷脂酶Ds(PLDs)是磷脂酶的一个重要家族,通过水解磷脂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过程以及对环境的响应。研究组前期在水稻基因组中首先鉴定到了一类特殊的N端含有信号肽的PLD(spPLD),其区别于传统的N端为C2或PX/PH结构域的PLD而独立存在 (Li et al., Cell Research,2007)。尽管目前的遗传研究已经证明了传统PLD在脂质

2021-12-22

Science Advances:研究发现植物辅酶Q合成途径关键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晓亚研究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 unique flavoenzyme operates in ubiquinone biosynthesis in photosynthesis-related eukaryotes的科研论文。该研究鉴定了真核生物线粒体中辅酶Q合成途径的

2021-12-16

北海康成/Puma强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Nerlynx(奈拉替尼)2期临床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Nerlynx(贺俪安,奈拉替尼)已在中国上市,是第一款治疗早期乳腺癌(eBC)的口服辅助治疗药物。

2021-11-22

Nat Commun:利用CRISPR-Cas9对非核糖体肽合成进行编辑可产生新型抗生素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操纵细菌中关键装配线酶的新方法,这可能为新一代的抗生素治疗铺平道路。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2021-12-23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研究揭示去泛素化OTUD1抑制肠炎发生新机制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免疫反应失调所致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多发于结肠和回肠末端。近几十年来,IB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目前临床上尚未找到有效根治IBD的治疗方案。肠道免疫系统能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维持肠道免疫稳态,其紊乱可能导致多种炎症和免疫性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深入探寻肠道免疫微

2021-12-20

Science子刊:陈晓亚研究组发现植物辅酶Q合成途径关键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晓亚研究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 unique flavoenzyme operates in ubiquinone biosynthesis in photosynthesis-related eukaryotes”的科研论文。该研究鉴定了真核生物线粒体中辅酶Q合成途径的苯环6位羟

2021-12-11

ACS NANO: 多功能菌基纳米实现肿瘤治疗精准打击

  化学动力疗法(CDT)是一种通过肿瘤微环境(TME)内源性活性氧(ROS)破坏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肿瘤自身的抗氧化能力以及靶向性等问题限制了CDT的进一步发展。2021年12月,来自南洋理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ACS NANO》发表了题为“Precise Chemodynamic Therapy of Cance

2021-12-08

Nature Immunology:发现线粒体天冬氨酸调节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合成和自身免疫组织炎症的机制

   错误的免疫反应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组织炎症,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过量产生是致病的关键因素。美国梅奥诊所医学与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线粒体天冬氨酸能够调节TNF的生物合成和自身免疫组织炎症。该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上,题为:Mitochondrial aspartate r

2021-12-09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糖基化碱基编辑器的机器学习研究中获进展

  碱基编辑技术可实现精确的碱基转换,当前,有三类碱基编辑器被广泛应用,包括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ytosine base editor,CBE)、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denine base editor,ABE)、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glycosylase base editor,GBE)。2020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

2021-12-14

氨酸蛋白二肽基肽酶 4 和尿激酶是人和小鼠疤痕形成的关键分子

尽管最近在理解皮肤瘢痕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引发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作者以单细胞分辨率研究成熟的人类肥厚性疤痕和小鼠的发展疤痕。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