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rakvi™(larotrectinib)的长期数据证实,在所有肿瘤类型和年龄的TRK融合肿瘤患者中,持续临床获益超过4年
• Larotrectinib在扩大的汇总数据集中达到75%的总体缓解率(ORR)和49.3个月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该数据集包括206例可评估的成人和儿童TRK融合肿瘤患者,此类肿瘤在NTRK基因与另一个不相关的基因融合时发生,涉及21种不同的肿瘤类型,不区分年龄,中位随访时间为22.3月的更长随访期。• 在肿瘤特异性分析中
研究发布恒河猴参考基因结构 揭示人类转录本演化新机制
作为人类近缘的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恒河猴在脑科学、分子演化、药物研发等基础与转化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恒河猴基因结构主要源于预测,严重制约了该特色模型在分子水平的研究与应用。近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李川昀教授课题组运用全长转录本测序技术,开发了生物信息学新方法,重新准确定义了恒河猴全长基因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多聚腺苷酸化(polyad
Cell Stem Cell:首次揭示激活人类基因中存在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会危害大脑正常发育
2021年5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自从我们的祖先在数百万年前感染了逆转录病毒以来,我们的基因中一直携带着这些病毒的成分,即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 HERV)。这些病毒成分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失去了复制和感染的能力,但却是我们基因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人类在非编码部分拥有的HERV比编码基
发现一种以前未知的蛋白交联类型
2021年5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蛋白的特征性形状和功能取决于它的组分氨基酸连接成链的顺序。然而,在氨基酸连接在一起之后,往往会发生进一步的化学修饰。这些修饰包括某些氨基酸残基之间的交联。最常见的交联类型是二硫化物:两个硫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蛋白交联:一个氧原子将一个氮原子连接到一个硫原子。
Cell:揭示一种微调基因转录的新机制,并指出CDK9抑制和PP2A激活同时进行会增强抗癌效果
2021年5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表达是基因所编码的信息用于制造蛋白的过程中的第一步。控制基因表达的时间和水平对于细胞在有机体中发挥其特定功能、适应周围环境和对外部刺激作出适当反应至关重要。癌症是基因表达失去调控的结果,因为在错误的时间或在错误的细胞中开启或关闭一个或多个基因可以极大地改变它们的整体行为并导致无限制的增长。在一项新的研究中,
Nat Commun:免疫疗法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组合性疗法或能扩展先天性细胞控制HIV的活性
2021年5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在没有抑制性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情况下,HIV感染就会进展为AIDS,而与HIV感染不同的是,诸如非洲绿猴等天然宿主所发生的非致病性感染的主要特点则是缺少肠道微生物的易位以及强大的二级淋巴自然杀伤细胞反应,这会导致慢性炎症的缺失以及淋巴结B细胞滤泡中SIV的有限传播。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重磅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AVAN增强FOXO3a的转录来促进抗病毒先天免疫
2021年5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英国索尔福德大学研究者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Long noncoding RNA AVAN promotes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 by interacting with TRIM25 and enhancing the
研究发现促进大豆油脂积累的转录调控模块
大豆富含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多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究大豆种子油脂合成和积累的分子机制,充分解析脂肪酸合成途径。然而,这一合成通路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是如何被激活的?目前,对其调控机理的研究仍然缺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劲松研究组在New 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了关于大豆种子油脂合成和积累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出
Nucleic Acids Res:RNA结合蛋白RPS3通过转录后上调SIRT1参与肝癌的发生
2021年5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Nucleic Acid Re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NA-bindingprotein RPS3 contributes to hepatocarcinogenesis by post-transcriptionally up-regulatingSIRT1” RNA结合蛋白RPS3通过转录后上
Cell: 新型CRISPR转录组学编辑“机器”有助于重塑转录组记忆
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大幅提升了我们修饰人类基因组的能力。基于sgRNA介导的CRISPR- Cas9相关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在指定位点引入DNA断裂以失活基因功能或通过同源性DNA修复引导精确的DNA编辑,这些技术已针对基础DNA序列的靶向变化进行了优化,因此非常适合修复或引入致病性突变。然而,上述技术对内源性DNA修复机制的依赖提出了挑战,因为这些途径的复杂性可能使其难以进一步提升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