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精度最高玉米全基因组育种芯片研发成功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日前,由国际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学家、国家作物分子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邓兴旺带领团队进行研发的全球最高精度玉米全基因组育种芯片获得成功,原来8年到10年的育种周期可以减少至4年到5年。同时,其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已进入国家安全认证阶段,最早将于2016年产业化,将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这里所说的“芯片”是指一套可以从数万个位点对种子基因进行观测的技术。
云计算再造新农业:用数据提高产量、做决策
在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传统农耕方式早已被抛弃,联合收割机、农业汽车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在迅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而比起现代化的农业器械,还有一种方式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对农作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从而从质上改变农作物的质量。通过改变农作物的基因,科学家们可以培育出营养水平更高的农作物。
微型生物芯片或将取代动物实验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发展协会(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最近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微型生物芯片,能够逼真的模拟人体内复杂的代谢过程,将来或能在药物实验中彻底代替动物模型。
JNCI:计算机模拟分析乳腺癌风险
科学家用数学模型显示,分析基因数据,伴随一系列其他危险因素,可以大大提高标示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最高的能力,。他们的研究表明,预防策略可以改善通过测试不仅癌症易感性基因如BRCA1和BRCA2,其中确定妇女的小百
百万基因组生物医学大数据计算
2014年9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9月18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生物医疗大数据高峰论坛:生态与云,在上海长城假日酒店隆重开幕。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方林,在大会上做题为“百万基因组生物医学大数据计算
Astellas将利用超级计算机开展NTDs药物发现
2012年7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安思泰来(Astellas)今天宣布,与东京工业大学签署药物发现联合研究协议,利用东京工业大学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Tsubame 2.0,有效地发现候选药物,用于治疗由原生寄生虫(protozoan parasites)引发的疾病。
: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揭示分子四维结构
利用计算机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方法来揭示体内最小的构建单元(building block)的行为正在帮助科学家们确定分子在人类疾病中所起的作用。 在最近的一系列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分子运动和分子相互作用在人体如何患上疾病、检测疾病和对疾病如何作出反应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Proteus公司获FDA批准将可消化电子芯片应用于药品
2012年8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FDA已批准Proteus Digital Health公司将微型可消化芯片(tiny digestible microchips)纳入到药品中以帮助医护人员监控患者服药的请求。此前,FDA只允许在安慰剂中应用此类芯片。
Nat Genet:利用代谢芯片新技术鉴定出38个与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相关联的基因区域
2012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比之前的技术强大100多倍的技术来追踪研究全基因组关联结果。这种被称作代谢芯片(Metabochip)的技术是被设计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法来大规模地寻找和绘制与一系列与心血管特征和代谢特征相关联的基因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