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开发出一种计算T细胞的新工具 或能快速预测癌症患者对疗法所产生的反应

2021年9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免疫微环境会影响肿瘤的进化,其既能预测患者的预后还能预测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然而,对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的测定往往会因缺乏合适的数据而受限,DNA的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经常被用来计算肿瘤的突变负担和识别可操作的突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Using DNA sequen

2021-09-12

Nat Biotechnol:新型计算方法CoNGA为预测T细胞行为奠定基础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称为CoNGA的新型计算方法,它可能有助于人们关注将T细胞受体(TCR)基因序列和T细胞功能相关联在一起的隐藏生物模式。此外,利用CoNGA,他们可以分析从单个T细胞中收集到的复杂数据,以揭示新的T细胞群体,并揭示塑造T细胞发育的TCR特征。

2021-09-05

科学家们如何利用人类芯片来改善人类健康?

近年来,随着人类芯片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在利用芯片技术改善人类健康和疾病研究上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绩,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 Commun:科学家成功研发肺癌类器官快速药敏检测芯片doi:10.1038/s41467-021-22676-1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王俊院士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刘鹏研究员课题组、北京

2021-07-30

荐会丨第二届中国人群队列研究大会暨MAPCGA芯片发布会

赛默飞第二届中国人群队列研究大会暨MAPCGA芯片发布会定于7月29日下午举办,会议日程如下:

2021-07-27

EclinicalMedicine:新型计算机成像分析工具或能识别出致死性肺部疾病新亚型

2021年7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众所周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和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PPFE,pleuroparenchymal fibroelastosis)患者的预后不佳,但对这些形态学过程之间的关联的预后意义却缺乏相应的检查和分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cl

2021-07-21

Science:利用新型人工智能软件工具RoseTTAFold仅需10分钟就可准确地计算出蛋白质三维结构

2021年7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自从DeepMind在2020年的“结构预测关键评估(Critical Assessment of Structure Prediction)”(CASP14)会议上展示了该领域的显著进展以来,科学家们已经等待了数月,以获得高度准确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机会。现在等待已经结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多个研究机构

2021-07-17

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揭示XimE环化酶催化的二分特性

近日,美国化学会催化领域顶级期刊《ACS Catalysis》在线刊发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赵一雷团队在酶催化分子机制研究上取得的最新进展,“Computational Exploration of How Enzyme XimE Converts Natural S-Epoxide to Pyran and R-Epo

2021-06-18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人员成功研发肺癌类器官快速药敏检测芯片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王俊院士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刘鹏研究员课题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晓芳副教授课题组合作类器官与芯片结合的研究新成果“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analyzed on a superhydrophobic microwell array for predicting drug response of lung c

2021-06-12

Small:提出构建超高通量悬浮芯片的新策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徐宏研究团队在新型超高通量悬浮芯片的设计构建及用于单反应多指标生物检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Precisely Encoded Barcodes through the Structure-Fluorescence Combinational Strategy: A Flexibl

2021-05-26

东北地理所成功研发“中科豆芯”系列大豆液相育种芯片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等原因,导致我国大豆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大豆育种技术的落后也制约了我国大豆的生产效益。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团队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建立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平台,研发了大豆育种加速技术、基因型快速鉴定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大豆芯片研发周期长、使用成本高、无法大规模在实际育种中使用的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