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制造效率提高20多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Kejin Hu博士及其同事们发现一种重编程因子可将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人iPSCs的效率增加了20多倍,将重编程时间缩短几天,同时提高重编程质量。
PNAS:首次利用Sox2将脐带血细胞直接转化为诱导性神经元样细胞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沙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方法:利用一种被称作转录因子的蛋白来讲脐带血细胞转化为神经元样细胞(neuron-like cell)。这种神经元样细胞有可能被用来治疗一系列神经疾病,包括中风、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 研究人员证实这些来自中胚层(mesoderm)的脐带血细胞的能够转换到外胚层细胞,而正是外胚层细胞产生脑细胞、脊髓细胞和神经细胞。
Cell Stem Cell:组蛋白突变体可增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重编程作用
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组组蛋白,其可以明显增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产生,而且其也是诱导全能干细胞产生的关键。
F1000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七大新闻 2011.7.15
Stem Cells:猪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不产生肿瘤
猪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图片来自J Mol Cell Biol (2009) 1 (1): 46-54, doi: 10.1093/jmcb/mjp003 [本文根据美国物理组织网(Physorg.com)2011年12月9日的一篇英文新闻而编译] 鼠类研究对测试很多人类疗法---包括药物---的疗效很可能是不足够的,因为不论鼠类的来源或身份,50%的化学物在它们身上测试为致癌物阳性。
JBC:人皮肤细胞可转化为诱导性间充质干细胞
美国物理组织网(Phyorg.com)2011年12月2日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医学院研究人员在研究如何利用干细胞再生牙齿组织过程中发现一种方法将人表皮最常见的皮肤细胞类型转变为含有干细胞类似特征的细胞。 称作角蛋白形成细胞(keratinocyte)的皮肤细胞组成皮肤最外层,能够从丢弃的皮肤组织或活组织检查样品中获取并培养。
HMG:广州生物院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初探染色体非整倍体综合症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博士和Miguel Esteban博士研究组成员成功建立了特纳氏综合症、Warkany综合症、13三体综合症和Emanuel综合症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并证明了染色体非整倍体不影响重编程的发生和完成,不影响多能性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
Cell Stem Cell:重编程因子配比决定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质量
美国麻省理工白头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研究人员在2011年12月2日那期《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结果表明调整用于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的转录因子水平将极大地影响由此形成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的质量。
Biotech:供者细胞类型影响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的表观基因组和分化潜能
已有研究表明小鼠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保留着它们起源的细胞类型的表观遗传“记忆”。Kitai Kim等研究人员近日在人类细胞中研究了这个问题,并且把重编程过程中DNA甲基化的不完全擦除和异常的重新甲基化(de novo methylation)记录下来。该研究结果于2011年11月27日在线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Cell Stem Cell:Aurka-p53信号通路调控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命运
来自美国西奈山医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致癌信号通路在胚胎干细胞(MSCs)自我更新以及在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类似胚胎干细胞状态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中发挥着新的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2012年8月3日那期Cell Stem Cell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