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H检测助推IVF个体化诊疗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不少符合条件的家庭开始考虑新的生育计划,女性尤其是高龄女性的生殖健康又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一些家庭在自然受孕未果的前提下,开始求助于辅助生殖技术(IVF)以完成其生育的需求。而不同个体对IVF的反应有差异,这也导致最终的临床结局各有不同。累计的生育需求和个体的差异对IVF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更高效、安全地进行IVF临床实践。作为目前倍受关
JACC:优化“他汀”疗法可用于改善肌肉症状
2017年8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他汀是一类有效的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而保护心脏病不会发作的药物。然而,目前有有10%-20%的患者在接受了他汀治疗之后出现了肌肉方面的症状,例如酸痛、疼痛以及抽筋等等,进而不能够坚持用药。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因此相对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Mount Sinai的研究者们希望能够为这些患者找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方
天津工生所在优化丁二酸细胞工厂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丁二酸是一种优秀的平台化合物,在化工、材料、医药、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被美国能源部列为未来12种最有价值的平台化合物之一。作为C4平台化合物,丁二酸可用于合成1,4-丁二醇、四氢呋喃、γ-丁内酯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构建高效生产丁二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将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高效转化为丁二酸,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糖酸转化率和耐渗透胁迫是丁二酸细胞工厂改造的
优选感染生物标志物 优化感染性疾病诊疗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专家解读感染性疾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感染,约占全球每年总体死亡率的25.5%。大多数感染性疾病只要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并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都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彻底治愈。但由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可能无典型感染症状,而某些非感染疾病可能存在酷似感染的临床表
北京医改百日 分级诊疗初见效果
北京医改方案于3月22日正式发布,根据方案,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于 4 月 8 日起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统一实施药品阳光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此次改革共涉及3600多家医疗机构,此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早已横亘在医患之间,化“以药养医”为“以医养医”,目的也是维护广大患者根本利益。截至目前北京医改实行了108天,在这百余天里,上至三级医疗机构,下至社区门诊究竟发生了什么
Nature:揭示核糖体通过结构上的精确优化制造自我机制
模拟的核糖体(白色和紫色的亚基)加工一个氨基酸(绿色),图片来自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2017年7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数学方法证实核糖体在结构上的精确优化尽可能快地产生更多的核糖体,以便促进细胞高效地生长和分裂。核糖体是细胞的蛋白制造工厂。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19日在线
AI+病理切片,能否带来胃癌病理诊疗新突破?
摘要:海量医学图像数据,迫切的现实需求,强大的图像识别算法,为病理切片智能诊断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医学图像数据呈爆发式增长,但智能图像诊断方式的发展似乎并未跟上。(图片来自互联网)在亚洲,胃癌是高发区,其发病率、死亡率高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2017中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BOT大赛系列之病理切片识别AI挑战赛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辅助病理医生诊疗中,对缓解医疗资源和医患矛盾有重大意义。人工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性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在我国高发的六大癌症(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中,消化道相关肿瘤占据4个席位。日前,在北京举办的“2017罗氏肿瘤标志物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专家张晓东教授就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性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合理解读进行了分享。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规范化管
科学家成功优化CRISPR-Cpf1技术使其更加高效地编辑人类基因组
2017年6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改善了当前最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使其能够更加精准地靶向切割并且粘贴人类和动物细胞中的基因,同时研究者还扩展了CRISPR-Cpf1基因编辑系统使其能够用来研究以及帮助抵御人类疾病。图片来源:The Scripps Resea
线粒体疾病诊疗大揭秘——专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乐卫东教授
编者按:近年来,线粒体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呼吸链缺陷、线粒体膜的改变等因素均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包括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等。为此在即将召开“2017线粒体相关疾病研讨会”之际,生物谷专访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乐卫东教授。生物谷:乐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此次接受生物谷的邀请来参加“2017线粒体相关疾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