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Rev Cell Mol Biol:科学家揭示进行大规模基因组架构研究的计算机模型
刊登在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的一篇综述文章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就解析了这种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DNA的现状。
最大规模的实际临床环境中的全球性房颤登记研究启动
迪拜2012年5月3日电 /美通社亚洲/ --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于4月20日宣布启动GLORIATM房颤登记研究项目,这一项目将成为最大规模的在实际临床环境中考察长期口服抗栓治疗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AF)相关性卒中预防的全球性登记研究。
PNAS:转基因水稻大规模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代常领衔的研发团队从2006年开始进行植物源替代血浆来源的医药蛋白的研究与开发,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已跨入规模化生产的阶段,填补了国际上此项技术空白。相关论文于2011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
中国“大中药产业”2015年规模将达1万亿元
10月2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表示,中国已形成以中药工业为主体的“大中药产业”,预计2015年其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 张伯礼当天在香港科学馆举办公开演讲时说,2009年中国“大中药产业”规模为7000亿元人民币,如果以每年增长8%计算,到2015年将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大中药产业”涉及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食品、中药美容和中药制药设备等相关产业。
我国“生物柴油”有望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获悉,由该所承担的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年产1万吨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近日通过了专家组验收暨成果鉴定。我国生物柴油可望走出目前的试验阶段,进入规模化的产业化生产阶段。 我国生物柴油原料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仅广东省就有300种以上含有丰富油脂的常见本土植物,可望大规模开发成为可再生的生物柴油。
“十二五”期间医疗信息化规模约800亿
医疗信息化是伴随新医改的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今后,除了传统的病历本外,患者在就医时还会有一份电子病历记录在册。电子病历将成为我国新医改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 近期,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卫生部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对已实施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价,该评估系统分为8级。
得益于ETC-1002, EsperionIPO规模扩大
2013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Esperion医药公司决定将其IPO规模扩大至7000万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从Pfizer公司获得了一项降低胆固醇药物--ETC-1002的许可。而同期进行IPO的总部位于西雅图的NanoString生物技术公司则未能有如此好的成绩。
:大规模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多个偏头痛相关位点
2013年6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科学家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偏头痛相关研究,首次发现5个新的遗传位点与偏头痛发病相关。该研究使得科学家理解偏头痛发生的生物过程更深入。 科学家发现了12个遗传位点与偏头痛易感性相关。其中8个区域在控制神经环路基因内部或其附近,两个位点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相关。这些过程或许与遗传性偏头痛相关。 偏头痛影响近14%成年人的健康。
PLoS One:研究发现动物介导的大规模间接边缘效应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西双版纳植物园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论文以“Wild Pigs (Sus scrofa) Mediate Large-Scale Edge Effects in a Lowland Tropical Rainforest in Peninsular Malaysia,”,文章中,研究者研究发现动物介导的大规模间接边缘效应。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0% 专业人才紧缺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约4000亿元,并以每年20%速度递增,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樊瑜波28日在“2012年世界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大会”上说。 以“技术促进健康”为主题的此次大会于5月26日至31日在京召开。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物医学工程界顶级专家、学者以及医疗器械企业的科研人员应邀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