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新突破:研究人员利用吸烟行为确定调节高血压的关键基因
【研究人员利用吸烟行为来识别调节血压的基因】研究人员利用一项技术,为人类基因组的复杂性分析打开了大门,研究人员发现了几十种影响血压的新遗传变异。科学家们发现了新的基因区域,并通过观察吸烟行为,证实了许多已知的基因区域的作用,吸烟是影响血压的许多生活方式因素之一。该研究由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部分发起,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说,它的发现可能最
科学家揭示雌雄行为差异的神经机制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晓鸿课题组首次通过光遗传手段在不同性别的小鼠中同时诱导出雄性求偶行为和母性行为,同时通过多种方法证明内侧视前区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α,Esr1)的神经元在介导雌雄行为差异中起关键作用。今天,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在有性繁衍的物种中,雌雄个体在求偶行为和后代照看
J Neurosci:“心理”疗法治疗大鼠行为障碍的神经学机制
2018年1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成果,心理疗法或许能够通过提升内侧前额叶皮质区的活性起到缓解精神紊乱症状的效果。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研究结果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大脑受行为疗法的影响以及通过靶向疗法提高治疗效果又迈进了一步。(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认知行为学疗法通常被用于治
母亲的多种行为如何影响后代的机体健康?
近年来,很多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母亲(包括孕期)的多种行为都会影响后代的健康,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学习!【1】Nature:“母亲”的年龄或会影响双胞胎的机体遗传相似性DOI:10.1038/nature25012母亲的年龄真的会影响后代的机体特征吗?到底是如何影响的呢?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塞罗那基因组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
研究揭示调控油棕合成次生代谢物吸引象鼻虫授粉行为的分子机制
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以及农药等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致使蜜蜂等多数授粉昆虫逐渐减少。这些昆虫给作物授粉,如果它们消失,大部分食物也会消失。油棕(Elaeis guineensis)属多年生单子叶植物,原来高度依赖于人工授粉和风媒,授粉效果差,产量低。自上世纪80年代,东南亚国家从非洲引种一种授粉昆虫——象鼻虫(Elaeidobius kamerunicus)后,提高了生产率,节约了劳动力
Nat Commun:如何做到利用计算机调控细胞的行为?
2017年12月5日/生物谷BIOON/---最近,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以及来自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展示了利用计算机调控细胞事件的技术。这一技术结合了显微成像以及相关计算机软件,能够帮助研究者们通过已有算法实时观察细胞的活动情况。这两篇文章揭示了这些手段能够帮助对细胞群体的行为进行便捷地重编程操作。从外部调控细胞的活动
Nat Neurosci:科学家绘制出新型大脑图谱 有望解释吸烟者的行为习惯
2017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吸烟者可能会更倾向于他们的习惯,而这或许源于其大脑中的分子组成,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文章中研究者绘制出了一种新型大脑图谱,其能帮助解释为何人们特性的行为习惯会与大脑中特定的区域相关联。图片来源:Human Brain Project 连接点研究者表示,神经
PLOS ONE:高风险的性行为会影响女性健康
2017年11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高风险的性行为(比如性工作)可能与获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其他性传染病(STIs)的风险增加存在生物学上的相关性。这项发表在PLOS One的研究表示,进行高风险性行为的女性跟不从事性工作的女性相比,她们阴道里细菌丰度和多样性都更大,而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乳酸菌的丰度却更低。该研究团队由麦克马斯特
上源帮您读文献—缺少食物对线虫摄食行为的影响
读英文文献是一件很苦很累的差事,我们今天就把这个这篇论文大卸八块,提取出最有用部分以中文的形式活生生的呈现在您的面前,让您得到最最生猛劲爆的实验材料和数据的同时,将文章的脉络和主题精华内化为自己的思路。· 论文英文名是《Multiple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neural signals converge to fine-tune Caenorhabdit
BMJ:青春期女孩子更容易发生自残行为
2017年10月21日/生物谷BIOON/---根据最近《BMJ》杂志的一项研究,从2011年到2014年,青春期少女(13-16岁之间)发生自残行为的数量急剧上升,在心理服务设施不完善的地区这一数字更为可怕。青少年自残现象是许多国家都会存在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它是导致自杀的高风险因素,而自杀则是2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最高因素。该研究的首席作者,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Cathy Morgan博士等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