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血清素缺失导致愤怒难以控制

人们常用“愤怒得失去理智”来形容一个人发怒的样子,其实这时并不一定是其大脑中没有理智,而可能是大脑中负责理智的部分缺乏一种信号物质——血清素的帮助,因此难以控制与愤怒相关的大脑部位活动。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新一期《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上报告了这项研究成果。专家解释说,神经细胞需借助血清素传递信息,人体通常用食物中的色氨酸来合成血清素。

2012-11-18

血清检测或成阿尔茨海默病检测新方法

12月14日,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发表新闻公报说,由该中心和芬兰东部大学共同完成的研究发现,一种指示组织缺氧和磷酸戊糖途径的分子信号,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前兆。 所谓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一种方式。由于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目前无法治愈,因此尽早检测和及早治疗非常重要。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可以通过检测血清在症状出现前数月甚至数年就查出这种疾病。

2011-12-16

Anticancer Res:高浓度血清25-羟维生素D与乳腺癌死亡率较低有关

根据发表在Anti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荟萃分析证实:较高浓度的血清25-羟维生素D与乳腺癌死亡率较低有关。Sharif B. Mohr和同事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以检查25-(OH)D和乳腺癌诊断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

2014-03-25

JCA:武大血清多肽谱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冯钰锜课题组在血清多肽谱学的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他们描述了一种新的用于选择性富集内源性多肽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Fe3O4@ mSiO2)颗粒的合成策略。 Fe3O4颗粒利用溶胶 - 凝胶法涂上硅壳,再经假相合成法由无定形二氧化硅壳转化为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壳。

2012-11-18

PNAS:转基因水稻大规模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代常领衔的研发团队从2006年开始进行植物源替代血浆来源的医药蛋白的研究与开发,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已跨入规模化生产的阶段,填补了国际上此项技术空白。相关论文于2011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

2011-11-01

Lab on a Chip:准确自动化分析血清系统研制成功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生物材料及生物医学工程(Institute of Biomaterial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IBBME)教授Aaron Wheeler利用实验室晶片开发出能快速、准确并自动化分析血清的系统。

2012-11-18

PLoS Pathog:揭秘血清素促进寄生虫运动的机制 为开发寄生虫靶向疗法提供思路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麦基尔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控制寄生虫运动的新型分子路径,由于协调运动对于寄生虫的生活周期非常关键,因此该分子路径的蛋白或许可以帮助研究者开发出新型的靶点药物。

2014-01-22

加拿大大学开发数位微流体平台进行干血清分析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ofToronto)生物材料及生物医学工程(InstituteofBiomaterialsandBiomedicalEngineering,IBBME)教授AaronWheeler利用实验室晶片开发出能快速、准确并自动化分析血清的系统。

201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