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实施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计划
据4月19日《印度教徒报》消息,印度将实施一项涉及1万人的基因组测序项目,以便进一步开展相关疾病防治研究。2003年人类基因组首次被测序,开启了将个体特定基因与疾病相关联的新途径。包括囊性纤维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在内的近万种疾病与单个基因故障有关。同时基因还可能对特定药物具有不同敏感性,基因测序还显示癌症可以从基因角度来理解,而不是特定器官的病变。从全球来看,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展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活体内蛋白质瞬时原位激活新技术
在活细胞等复杂的生命体系中原位研究蛋白质功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往在活细胞内开展的蛋白质原位研究只能在某些特定蛋白家族中应用,如何进一步发展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蛋白家族的原位研究方法一直是困扰众多生物学家的科学难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质机器的活细胞标记与在体调控”项目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陈鹏教授课题组与王初课题组合作,发
Mol Pharmacol:开发出能检测转移性癌细胞的新型荧光传感器
2019年6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harmac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德莱德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荧光传感器,其能帮助检测迁移的癌细胞,同时也能被用于靶向药物来阻止侵袭性癌症的转移。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癌症转移即在机体不同位点产生新生肿瘤的癌细胞发生失控迁移的过程,其是引发癌症相关死亡的主
Nat Methods:利用生物荧光实时观测癌细胞代谢
2019年5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EPFL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通过使生物发光手段,实时量化癌症的葡萄糖代谢的方法。这种新型光探针不具有放射性,因此可用于生物体,如携带肿瘤细胞的小鼠。结果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在该研究中,作者首先取一只带有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表达荧光素酶的肿瘤是通过从患者体内取出癌性肿瘤样品制成的,并用荧光素酶(一种产生生物发光的氧化酶)对其进行化
Nature:史上最大测序研究表明罕见的DNA改变与2型糖尿病有关
2019年5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联盟分析了近4.6万人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发现罕见的DNA改变与2型糖尿病有关。该研究是同类研究中已知规模最大的研究之一,包括来自欧洲、非洲裔美国人、拉美裔/拉丁裔、东亚和南亚祖先的数据。从这个庞大的群体--大约21,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25,000名健康对照参与者--中,研究人员确定了四个可以影响糖尿病风险的罕见变异基因。
我国首个中草药DNA条形码高通量测序一体机在京验收发布
2019年4月26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高通量基因测序一体机HMBI-G30在北京完成验收评审并发布。HMBI-G30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创中草药基因测序智能鉴定仪,具有重大的科研和产业价值。准确鉴定草药基原物种的国际化通用方法,已成为中医药产业破局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中草药DNA条形码高通量测序一体机HMBI-
DNA测序新技术如何通过肿瘤细胞的详细图谱帮助我们治疗癌症?
2019年5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种新的DNA测序技术可以让科学家追踪单个癌细胞的基因错误。这是史上第一次科学家们能够重建肿瘤的生命史,并了解细胞DNA中的一个错误是如何导致肿瘤无法控制的生长的。这项新技术将帮助医生了解特定癌症是如何演变的,并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使其更有效、更成功。我们是由数十亿个细胞组成的,它们共同构成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这些细胞中的一个在其遗传密码中
罗氏推出新款VENTANA HER2双原位杂交伴随诊断试剂盒
2019年04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学巨头罗氏(Roche)近日宣布推出新的VENTANA HER2 Dual ISH DNA Probe Cocktail assay(VENTANA HER2双原位杂交DNA探针鸡尾酒检测法),用于检测乳腺癌和胃癌中的HER2生物标志物。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乳腺癌和胃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检测和抑制有助于更有效地治疗这些侵袭性癌
Nat Med:新型“原位疫苗接种”策略或能将肿瘤转化为癌症疫苗工厂
2019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奈山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癌症免疫疗法,即将免疫刺激剂直接注入到肿瘤中来训练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进行破坏;这种“原位疫苗接种”(situ vaccination)的方法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表现良好,以至于研究人员正在乳腺癌和头颈癌患者中进行相应的临床试验。图片
研究实现活细胞及线虫体内DNA和RNA的同步荧光成像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智能微纳器件研究室研究员张忠平和王振洋领导的团队在生物体核酸结构的同步原位影像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合成了一种具有高效生物膜穿透能力的阳离子碳量子点,实现了对活细胞及线虫体内DNA和RNA的同步荧光成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这是继该团队两个月前在该杂志发表细胞及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