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疾病致病机制及临床药物研究进展荟萃
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 Disease),又名巴金森氏病,因为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在英国被发现此神经综合症,因此,帕金森病中的帕金森一词由“Parkinson”翻译而来。 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失调疾病,会损害个体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其他身体机能。
Nat Genet:新型技术可在全基因组中快速鉴别出引发疾病的致病突变
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和HudsonAlpha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名为CADD(The Combined Annotation–Dependent Depletion)的技术,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人类基因组中寻找并研究引发疾病的突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
Biophy J:开发出可揭示莱姆病致病菌同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iophysical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数学模型,其可以成功捕捉致病菌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发生的相互反应。
PLoS Pathog:揭示良性细菌进化成为致病菌的分子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葡萄牙古尔班基安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就揭示了细菌做出这一改变的分子机制。
上海瑞金医院与华大基因联合发现胰岛素瘤致病基因 助力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及治疗
BMJ:使用戒烟药物并不会导致病人自杀风险升高
2013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确定了是否服用戒烟药物的病人的自杀风险较高。瓦伦尼克林(Varenicline)是一种病人广泛用于戒烟的药物,2011年其仅在英国的使用次数就为100万次,安非他酮和瓦伦尼克林可以帮助降低个体对尼古丁的需求并且使得个体表现出脱瘾症状。
唐元家: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关键致病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者按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由于一些基因表达调控紊乱引起的,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非编码RNA调控网路紊乱参与了人类一些重要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非编码RNA的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其中miRNA参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lncRNA(长链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刘光慧研究组利用干细胞技术发现范可尼贫血症的新型致病机理及干预策略
2014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发表了关于范可尼贫血症(Fanconi Anemia,FA)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首次提出多组织干细胞加速衰老或衰竭是FA的根本性病因,并基于此发展出相应的干细胞、基因和药物治疗策略。
Hum Mol Genet:研究揭示圆锥角膜病背后的致病基因
现在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已经确定退化性眼部疾病患者中的一种基因变化。Ageing and Chronic Disease研究所研究人员Colin Willoughby教授研究发现,一个基因变化-- ZNF469,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揭示圆锥角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