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并未增加自杀念头,而是降低自杀风险

与非GLP-1受体激动剂类的抗糖或减肥药物相比,使用司美格鲁肽(Ozempic或Wegovy)的患者首次发生和复发自杀念头的风险均更低,这些风险降低在不同性别、种族和年龄人群中是一致的。

2024-01-03

清华大学研究显示,奶茶让年轻人上头,或增加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

奶茶成瘾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持续和反复的情况,由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这些因素增加了对奶茶的渴望,以获得快乐或缓解负面情绪或身体状态。

2024-02-18

CD:科学家找到癌细胞的“崩坏”开关,可成为冷肿瘤加热的关键靶点!

简单来说,在内外因素影响和干预,例如表观遗传药物(如阿扎胞苷、地西他滨)的影响下,人体细胞内的内源性反转录转座子可能发生异常转录,产生内源性的DNA或RNA,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双链RNA(dsRNA)

2024-01-17

《自然·医学》:百万人队列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不仅与自杀意念风险增加无关,反而能大幅降低风险

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不仅与自杀意念风险增加无关,可能还有助于降低风险,未来的研究应着重评估司美格鲁肽和其他GLP1R激动剂药物与其他高风险人群自杀意念的发生和复发风险。

2024-01-15

JAMA子刊:日本研究发现,青春期早期至中期持续性的社交退缩和躯体症状加重,与出现自杀意念的风险增加88%和97%有关

近期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青春期早期至中期持续性的社交退缩和躯体症状加重与出现自杀意念的风险增加88%和97%有关。

2024-02-06

研究揭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与糖代谢受损的关系

自杀行为可以沿着一个连续体分类,包括频繁想要结束生命(自杀意念)、制定具体自杀计划(自杀规划)、自杀企图、最终完成自杀。已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早期精神病发作时,存在共病性自杀行为和葡萄糖代谢障

2023-12-11

罗氏/哈佛团队发现全新抗生素,可抑制内毒素脂多糖外排,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自杀

目前zosurabalpin已经进入临床测试阶段。如果试验顺利,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给临床医生带来的噩梦有可能就此终结。

2024-01-08

研究揭示翻译调控型T-box核糖开关折叠与tRNA识别耦联的结构与动态机制

利用基于非天然碱基系统的位点特异性正交荧光标记策略,研究人员在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结构域上选择了七对标记位点,构建了一个密集的标记网络

2023-11-27

Cell Death Differ:科学家识别出激活癌细胞死亡的“关键开关

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CD95受体上识别出了一种能促进细胞死亡的关键抗原表位,这种诱发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新能力或能为改善癌症疗法打开一扇大门。

2023-11-06

科学家首次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真相,为灭外敌它竟连续“自杀”两次,太悲壮了

为了探索细胞凋亡与NETosis之间的关系,Croker团队首先用多种诱导凋亡物质刺激中性粒细胞。

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