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icrobiome:揭示益生菌在宿主肠道适应性进化规律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加州大学Rob Knight 实验室和哈佛医学院Yang-Yu Liu实验室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在微生物领域顶级期刊《Microbiome》(中科院1区TOP期刊, 影响因子 14.65)发表 “Candidate probiotic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HNU082

2021-07-08

自膨式动脉瘤瘤栓塞系统获批上市

7月2日,国家药监局公告,经过审查后于近日批准了美国Sequent Medical Inc.生产的创新产品“自膨式动脉瘤瘤内栓塞系统”注册。该产品由植入物和输送导丝组成,其中植入物为镍钛合金丝、铂丝/镍钛合金复合丝编织而成的自膨式网状结构。用于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末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或基底动脉顶端使用,对动脉瘤直径为3mm至10mm,且瘤颈尺寸≥4

2021-07-02

科学家发现调节饱腹感的环路

  近期,来自美国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动态调控饱腹感的全新的多巴胺能(DA)神经环路,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标题为“A hindbrain dopaminergic neural circuit prevents weight gain by reinforcing food satiation”。研究发

2021-06-26

睡眠期间大脑会启动“排毒”程序,清除垃圾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阿尔兹海默症(AD)已经不再陌生。作为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老年人致残、致死的第三大疾病。但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科学依据能够证明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更谈不上治愈,这种病症一旦出现,就只能缓解而不可逆转。长期以来,对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研究

2021-06-10

Cancer Imaging:构建小细胞肺癌转移风险图谱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基本类型之一,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其肿瘤倍增速度更快,恶性程度更高。放化疗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即便治疗后肿瘤得到完全缓解,小细胞肺癌也极易发生转移。大量临床试验表明,对患者进行预防性脑照射,即在未发现脑转移时,对脑部进行放射治疗,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可将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降低54%,从而显着提升

2021-06-25

植物生及根际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内生、根际菌与植物宿主一起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微生态系统,这些与植物关联的微生物资源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诸多生态学或生物学功能,使得植物内生、根际菌成为发现新颖活性天然分子的重要微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胜雄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植物内生、根际微生物资源的活性天然产物

2021-06-24

Nature Cell Biology:研究揭示高尔基体来源的SEC14L2囊泡调控吞体分裂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孟安明团队的副研究员贾顺姬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栋实验室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高尔基体分泌小泡通过促进磷脂酰肌醇转换介导内吞体分裂》(A Golgi-derived vesicle potentiates PtdIns4P to PtdIns3P conv

2021-06-30

Neurobiology of Stress:童年不幸意味着与压力和情绪增加相关的肠改变

大脑-肠道系统的改变与各种疾病状态有关,但对早期生活逆境(ELA)如何通过大脑-肠道相互作用影响发育和成人健康知之甚少。作者假设,ELA扰乱了大脑-肠道系统的组成部分,从而增加了对情绪紊乱的易感性。在128名健康成年参与者的样本中,使用有效问卷评估了ELA病史和目前的压力、抑郁和焦虑。粪便代谢物的测定使用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非靶向代谢组谱。通过磁共振成

2021-06-25

《柳叶刀神经病学》点评颅压监测全球研究进展

《柳叶刀神经病学》(影响因子30.039)正式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席专家、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所长江基尧教授团队的特邀点评文章《全球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评估》。再次受到《柳叶刀神经病学》的邀请对重要临床进展做点评,充分显示了江基尧教授以及仁济医院颅脑创伤团队在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影响力。文章对同期发表的一项纳入42个国家146家单位的颅内压监测

2021-06-19

禾木中国颅血栓抽吸导管系统获批,降低梗致残率

2021年5月,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木中国“)宣布,中国首个国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系统AfenttaTM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此创新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循证医学证据,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高效、快速、安全的介入抽吸取栓解决方案,以进一步降低致残率,减轻疾病负担。

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