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Immun:胡勤学等发现HSV-2感染增加HIV-1黏膜传播的潜在新机制
近日,Faculty of 1000收录和点评了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勤学学科组发表在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2012 Jun 15;188(12):6247-57)上的HSV-2和HIV-1黏膜共感染论文,认为该研究发现提出了HSV-2感染增加HIV-1黏膜传播的潜在新机制。
FRBM:胡向阳等探索一氧化碳促进种子萌发的新机制
一氧化碳(CO)是一类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人们往往视一氧化碳为“沉默的杀手”而谈虎色变。
胡以平:肝干细胞医学利用前景光明
编者按:2013年7月18日,第二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和干细胞与医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胡以平教授实验组在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揭示了成纤维细胞可转分化为肝干细胞。8月30日,生物谷就此项研究成果及肝干细胞在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广阔前景,采访了胡以平教授。2013年11月13~14日,"2013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论坛"将在上海举办。
PLoS One:陈润生院士组发现miRNA参与调控蜜蜂级型分化
Bioinformatics:胡松年等开发一RNA在线处理平台
近期,国际期刊Bioinformatics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胡松年研究员、宋述慧副研究员和生物信息平台负责人赵文明等的研究成果"wapRNA: a web-based application for the processing of RNA sequences"...
JBC:胡红雨等提出辅伴侣蛋白调节HSP70的ATP酶活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在线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胡红雨课题组的研究成果“The C-terminal Helices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Are Essential for J-domain Binding and ATPase Activation”。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
Res:胡玉欣等发现植物离体再生中愈伤形成的关键因子
4月17日,《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胡玉欣研究组的成果。研究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发现了4个LBD(LATERAL ORGAN BOUNDARIES DOMAIN)转录因子是生长素诱导愈伤形成的关键因子。这些转录因子位于生长素信号通路中ARFs (Auxin Response Factors)的下游,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异位高表达。
Res:胡向阳等解析马齿苋耐高温高湿机制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是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因其生命力极强,具有很强的耐干旱、高温、营养贫瘠等能力,又有“长寿菜”之称。研究马齿苋抗逆的内在机制,探索马齿苋响应逆境的调控方式,为作物作良与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素材。植物蛋白组学方法为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快捷而有效的方式,为全面解析植物响应逆境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