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96岁科学家承志:讲述“北京人”头盖骨故事

北京人头盖骨模型最早的复制品。(中国地质博物馆供图) 96岁高龄的老科学家胡承志的名字,总是与“北京人头盖骨之谜”连在一起的——他是“北京人”头盖骨第一代研究者和复制品的复制者;他是最后一个见过“北京人”头盖骨的中国人;他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北京人”头盖骨的见证人。

2015-03-26

大一:心血管领域的个体化医学现状及展望

2012年11月16日,在“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作演讲,报告围绕心血管领域的个体化医学现状展开,主要从抗凝、高血压、降脂、心衰四个方面解读了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个体化医学现状。另外,分析了心血管领域个体化医学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胡大一教授在演讲中表示,当代医学已经进入到分子诊断水平,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完全能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

2012-11-25

以平:肝干细胞医学利用前景光明

编者按:2013年7月18日,第二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和干细胞与医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胡以平教授实验组在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揭示了成纤维细胞可转分化为肝干细胞。8月30日,生物谷就此项研究成果及肝干细胞在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广阔前景,采访了胡以平教授。2013年11月13~14日,"2013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论坛"将在上海举办。

2014-04-10

小龙:从超续航电池、POCT到移动医疗的创新思考

有道是:金色胶体定乾坤,定量检测续魄魂,抹杀背景除偏差,江湖行走变金刚。

2014-07-27

The Plant Cell:晗华等硅藻油脂积累机制研究获进展

硅藻是藻类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作为主要的初级生产者,约占全球初级生产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整个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量。与多数藻类不同,硅藻同化产物主要是油或金藻多糖,其中油份以油滴状态贮存在细胞中,含量可占40~60%,因而被认为是最为合适的生物柴油原料之一。然而,目前其油脂积累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2014-04-29

Res:向阳等解析马齿苋耐高温高湿机制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是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因其生命力极强,具有很强的耐干旱、高温、营养贫瘠等能力,又有“长寿菜”之称。研究马齿苋抗逆的内在机制,探索马齿苋响应逆境的调控方式,为作物作良与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素材。植物蛋白组学方法为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快捷而有效的方式,为全面解析植物响应逆境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可能。

2012-05-29

FRBM:向阳等探索一氧化碳促进种子萌发的新机制

一氧化碳(CO)是一类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人们往往视一氧化碳为“沉默的杀手”而谈虎色变。

2012-06-11

J Immun:勤学等发现HSV-2感染增加HIV-1黏膜传播的潜在新机制

近日,Faculty of 1000收录和点评了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勤学学科组发表在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2012 Jun 15;188(12):6247-57)上的HSV-2和HIV-1黏膜共感染论文,认为该研究发现提出了HSV-2感染增加HIV-1黏膜传播的潜在新机制。

2012-11-18

Bioinformatics:松年等开发一RNA在线处理平台

近期,国际期刊Bioinformatics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胡松年研究员、宋述慧副研究员和生物信息平台负责人赵文明等的研究成果"wapRNA: a web-based application for the processing of RNA sequences"...

2012-11-19

JCI:国宏等DLC1调控乳腺癌细胞骨转移研究获进展

3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胡国宏研究组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其峰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DLC1-dependent parathyroid hormone

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