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我国科学家鉴定出有助调节血液胆固醇水平的LIMA1基因突变
2018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科技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至少部分地负责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的基因突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LIMA1 variant promotes low plasma LDL cholesterol
研究发现非活性查尔酮异构酶促进啤酒花黄腐醇生物合成
5月1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国栋研究组、美国北德州大学Richard Dixon研究组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ing-Ke Weng研究组合作的题为Noncatalytic chalcone isomerase-fold proteins in Humulus lupulus are auxiliary components in pre
降低胆固醇竟可以增强T细胞免疫疗法!
2018年5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可以提高一种T细胞免疫疗法对抗癌症的成功率。图片来源:PLOS Blogs这个研究团队由克利夫兰诊所Lerne研究所研究T细胞转输的Qing Yi博士领导,Yi博士此前已经发现一种特殊亚群的T细胞(Tc9 细胞)比其他T细胞的抗癌能力更强。在这项最新发表的研究中,他们确定了赋予Tc9细胞抗癌能力的机理
脑部胆固醇会促使阿尔兹海默症发生!
2018年5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与beta-淀粉样肽的异常聚集有关。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胆固醇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病进程中发挥作用,但是其中的详细机制还没有研究清楚,研究人员并不知道这种脂质分子和这种疾病之间有何关系。图片来源:RedAndr/Wikipedia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揭示背后的秘密,来自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剑桥大学化
中国科协召开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专家座谈会
5月8日,中国科协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共同探讨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的新进展、新趋势和新举措。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主持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赵国屏,
华东师范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工程课题组招聘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小编推荐会议: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国际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双一流、A类”重点支持平台,高校专项经费建设科研单位,已建立一支由国家青年**计划叶海峰研究员领衔的复合型创新团队,团队目前主要围绕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领域前沿课题展开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人工基因电路和定制细胞的设计与合成、光遗传学、精准可控基因编辑体系、代谢疾病智能
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糖尿病智能诊疗
小编推荐会议: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国际研讨会导语:作为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国际研讨会的特邀嘉宾,叶海峰研究员将在5月17号的研讨会上与各方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做精彩报告。以下是叶海峰研究员的专访。叶海峰,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8-2013.12 期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 Zurich)获得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并
高胆固醇真的能够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吗?
2018年3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85岁以上机体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人们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往往较低,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老年阶段时机体较高水平的胆固醇能够有效帮助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呢?胆固醇是机体肝脏中产生的一种蜡状物质,其同时还存在于许多食物中,胆固醇能通过由脂肪和蛋白质(脂蛋白类)构成的载体在血液中循环;根据密度这些脂蛋白可以被分为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Science:揭示甲烷氧化菌素的生物合成机制
2018年3月25日/生物谷BIOON/---由于能够从环境中汲取重金属并吸收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甲烷氧化菌(methanotrophic bacteria)在清理环境时具备双重功能。但在能够探究潜在的环境保护应用之前,人们首先必须更好地理解这种细菌的基本生理过程。甲烷氧化菌将来自环境的铜组装到对甲烷进行代谢的分子机器中,从而将甲烷转化为甲醇。 为了获得铜,许多甲烷氧化菌分泌一种被称作甲烷氧化菌素
英国卡迪夫大学开发出全球首个合成、非生物疫苗
将疫苗运送到全球各地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保持温度可控,无论所运输地区的气候条件如何,疫苗都必须保持在低温环境下。近日,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科学家创造出了全球首个合成的非生物流感疫苗,能轻松绕过这一挑战,这可能预示着疫苗运输领域的一项变革。这种新型疫苗可以口服,在室温下保持稳定,并且能以药片的形式存在,不需要冷藏,更容易运输。这意味着这种新型疫苗可以被输送到电力欠发达地区,例如发展中国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