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基石药业多特异性抗体中国临床试验申请获批  有望成为下一代PD-(L)1疗法

9月15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HK:2616)宣布,其多特异性抗体CS2006/NM21-1480的中国临床试验申请(IND)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批准。

2021-09-15

科学家利用CD19和CD22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

   近期,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布了靶向CD19和CD22的双位点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CD19-22.BB.z-CAR T)在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成人患者治疗中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研究在《Nature》上发表,题为:CAR T cells

2021-09-30

Cancer Res:揭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2021年9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作为一种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被招募到对抗肺部中癌症转移的战斗中来。嗜酸性粒细胞自身产生破坏性的蛋白质,同时招募免疫系统的抗癌T细胞。他们的发现有助于开发基于T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之间合作的癌症免疫治疗的创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

2021-09-14

SEMIN IMMUNOL:营养供应和饮食对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的代谢调节

新陈代谢是一组基本的细胞过程,不仅维持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而且作为细胞解释其所在环境的一种手段,同时,营养感应对于T细胞至关重要,这些T细胞必须渗透到具有代谢挑战性的肿瘤微环境(TME)中,并在这些恶劣条件下扩展以消除癌细胞。

2021-09-15

Science子刊:淋巴结中的干细胞T细胞有望改善免疫疗法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淋巴结内的干细胞样T细胞(stem-like T cell)可能是天然的癌症战士。靶向这些T细胞的免疫治疗药物可能能够增加对治疗有反应的癌症患者的数量。

2021-09-10

CANCER RES:淋巴PD-L1表达可限制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反应

淋巴结(LN)内的淋巴内皮细胞(LEC)通过MHC-I上的自身抗原呈递和包括PD-L1 (CD274)在内的T细胞抑制分子的组成性表达介导了外周耐受。肿瘤相关的LECs也上调PD-L1,但淋巴PD-L1表达在肿瘤免疫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近来Nikola Cousin教授及其团队开展了有关淋巴表达PD-L1对肿瘤免疫过程影响的研究,揭示了肿瘤细胞免疫的机制。

2021-08-04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突变负荷、PD-L1表达和免疫治疗结果的癌基因特异性差异

具有可靶向癌基因改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常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中获益有限,这归因于低肿瘤突变负荷(TMB)和/或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

2021-08-23

Science:产前母体感染可增强后代的组织特异性免疫力,但也会提高后代的粘膜炎症易感性

在产前发育过程中遇到的短暂的、温和的感染可以给肠道上皮干细胞带来持久的改变,导致激活阈值的改变和对肠道感染的抵抗力增强。母体感染的影响是组织特异性的,主要由细胞因子IL-6介导,这种细胞因子在胎儿发育期间作用于上皮干细胞。虽然这种现象可以被胎儿用来发展最佳的免疫适应度,但母体感染所带来的后代免疫力的改变是以增强粘膜炎症易感性为代价的。

2021-08-27

Science子刊:双重靶向CLTA-4和CD47的双臂分子可特异性剔除肿瘤中的Treg细胞,有效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1年8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Aetio Biotherapy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双臂分子能够有效地剔除肿瘤内的癌症保护细胞(免疫抑制细胞),使免疫系统能够对抗肿瘤而不会变得过度活跃。这一发现可能会带来新型的癌症免疫疗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8月4日的S

2021-08-14

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CD16xCD33双特异性杀伤细胞衔接器(BiKE)在小儿AML和双表型ALL患者中的潜在免疫治疗作用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中诊断出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儿童癌症诊断的30%,绝大多数(80%) 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而其余的被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其中,大约25%的双表型或双系ALL表达髓系特异性抗原CD33,因此,CD33+白血病患者标志着一个高危人群,迫切需要新的策略来促进免疫系统克服恶性肿瘤而不增加进一步危及生命的毒性。自然杀伤(N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