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我国学者开发神经环路特异性基因疗法,为帕金森病干预带来新希望
研究团队现正积极开展该技术的临床转化工作。值得关注的是,几乎所有的神经系统疾病都伴随着特定神经环路的功能异常,然而过往技术尚未实现在灵长类脑中对这些疾病累及的重要神经环路进行精准功能矫正以达到干预疾病
北大肿瘤朱军教授团队在《柳叶刀•肿瘤学》发文,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有望迎来新选择
近日,《柳叶刀•肿瘤学》刊发了一项有关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的临床研究进展。
维C或能打开T细胞进入肿瘤的“大门”!中国科学家发现,大剂量维C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肝癌细胞和内皮细胞通过cGAS-STING通路介导的交互作用调控肿瘤血管重塑和抗肿瘤免疫的新机制,而且从血管和免疫的角度,拓展了经典抑癌基因TET2的抑癌功能,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通过
FDA调查CAR-T细胞治疗后患者出现T细胞恶性肿瘤的严重风险,涉及所有上市的6款产品
研究团队建议,在当前和未来的细胞治疗产品中,应当广泛考虑细胞疗法中潜伏病毒再激活的可能性。
中大科研团队在寄生虫与宿主特异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尽管目前关于启动和调控“胞啃作用”的精确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该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巨噬细胞介导的“胞啃作用”需要补体C3和补体受体3(CR3)来实现对血吸虫的黏附作用。
《免疫》:最毒乳腺癌“套牢”T细胞,把抗癌免疫主力挡在肿瘤之外!
虽说本次研究没有明确中性粒细胞表面与Chi3l1结合的具体受体,但研究者们认为直接以Chi3l1为治疗靶标就够了,毕竟它不仅会阻碍T细胞向肿瘤浸润
Nature子刊:含有亮氨酸拉链基序的模块化嵌合细胞因子受体可提高 CAR-T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使用经过修饰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 细胞(CAR-T)的免疫疗法大大提高了复发性白血病儿童患者的生存率。然而,这些疗法在治疗实体瘤方面并不那么有效,而且可能有很大的毒性。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
Nature:迟洪波团队利用单细胞CRISPR筛选,在体内绘制肿瘤T细胞命运调控网络
这项研究揭示了肿瘤内CTLs分化和功能的多样性及关键的调控转录因子,并为整合CTLs细胞命运基因调控网络和改善肿瘤免疫反应的潜在靶点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
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PC-CAR识别肿瘤靶标的结构原理,有助于指导新型CAR-T细胞疗法设计
嵌合抗原受体(CAR)为罕见和难以治疗的癌症开辟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治疗领域,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杀死肿瘤细胞的靶向疗法。
罗氏71亿美元收购Telavant,获得一款p40/TL1A靶向双特异性抗体RVT-3101
10月23日,Roivant宣布罗氏以71亿美元预付款和1.5 亿美元的近期里程碑付款收购Roivant Sciences 和辉瑞 (Pfizer) 手中收购Telavant Holdings。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