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于海军团队等合成可用于肿瘤特异性蛋白降解和乳腺癌精准治疗的高分子蛋白降解剂

在于海军课题组前期发展多种肿瘤微环境响应的智能递药系统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一种聚合物化PROTAC(POLY-PROTAC)纳米治疗策略,实现了肿瘤特异性PROTAC递送和蛋白降解。

2022-08-02

工程化肿瘤细胞载药系统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肺转移研究获进展

肺转移患者约占全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例的36.9%,是TNBC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肺转移灶部位形成免疫抑制性微环境,逃避免疫系统监视清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022-07-20

NEJM:溶瘤病毒治疗儿童致命脑肿瘤,延长生存期50%

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DIPG)通常是由组蛋白 H3 突变驱动的脑胶质瘤,是儿童脑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

2022-07-06

:抗乏氧肿瘤动力治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了一种基于内过氧化铱(III)配合物的新型光活化前药2-O-IrAn,其有效结合了乏氧双光子光敏剂和光活化化疗前药的特性

2022-04-30

科研人员开发新型免疫纳米材料用于乳腺癌治疗

光免疫疗法是光疗和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方法,与单一的治疗方式相比,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2022-06-01

肿瘤微环境的类器官模型,助力耐药肿瘤治疗,类器官免费直播报名中

近岸蛋白特邀类器官研究领域的研究专家和行业大咖共同探讨类器官技术在疾病研究以及转化医学中的应用。

2022-06-15

Immunity:发表雄激素“侵蚀”T细胞干性影响肿瘤免疫治疗新成果

癌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健康发展的首要致死性疾病,男性和女性在非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和死亡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偏倚现象,然而背后的免疫学机制仍不明晰。

2022-06-20

Nat Biotechnol:评估肿瘤特异性的总mRNA水平或能帮助预测癌症患者的治疗结局

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中高水平的mRNA或与患者生存率下降直接相关。

2022-06-20

核靶向AIE光敏剂通过动力及双酶抑制用于癌症治疗

三苯胺结构具有双光子特性,经过功能性修饰或金属配位可实现亚细胞器或生物分子靶向,在生物医药,分子探针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毛宗万教授课题组从多维度对三苯

2022-04-30

Nature子刊:科学家开发肿瘤治疗新技术,让不同免疫细胞“组团”,可以识别超过108种抗原

由于合成免疫细胞组库能识别超过106种抗原。很多人担心,合成免疫细胞组库是否会对健康组织产生杀伤作用呢?

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