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嘉宾揭晓】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火热报名中!8月30-31日·北京见!
8月30-31日,“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北京站)”将再次重磅来袭!
2024-08-07
Adv Mater:西班牙研究团队成功制造微型肾脏,模拟复杂血管结构,开辟类器官研究新篇章
此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肾类器官发展机制的理解,也铺垫了促进类器官内部血管系统形成的崭新路径,有望在类器官移植和涉及血管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06-27
最新研究借助类器官技术,靶向FDFT1,为乳腺癌治疗点亮新希望
研究发现青蒿烯(ATT)与乳腺癌细胞中的FDFT1相互作用,通过调节TNFR1/NF-κB/NEDD4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乳腺癌患者来源类器官(PDOs)生长。
2024-11-05
【重磅升级】类器官&干细胞双“剑”合璧!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升级改期,8月30-31日北京见!
会议名称|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北京站) 会议时间|8月30-31日 会议地点|北京
2024-05-14
类器官技术揭示脉络丛不成熟与ASD之间的紧密联系,二甲双胍或成治疗新契机
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模型小鼠和患者iPSC衍生类器官存在脉络丛不成熟,ChP特异性CAMDI-KO小鼠有类似ASD行为,早期用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表明脉络丛成熟或可成为ASD治疗方向。
2025-01-09
Mater Today Bio:3D打印造出血管化小叶状肝类器官,原位移植后存活久、血管丰富,给肝病治疗带来新契机!
研究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制备出小叶状肝类器官,经诱导实现血管化。其在体外展现出低缺氧水平、高分泌功能,原位移植后在体内存活时间长且血管化丰富,同时还发现了相关促血管生成和增殖的信号通路。
2025-02-26
类器官技术的新突破! Nat. Biotechnol:患者特异性“迷你结肠”能对肿瘤微环境复杂性进行长期模拟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患者特异性的结直肠癌模型,能够对肿瘤微环境复杂性进行长期模拟,为药物筛选、个体化治疗和肿瘤微环境研究提供了新工具,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4-07-31
Cell Stem Cell:陈水冰/杨柳柳等构建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血管化的巨噬细胞-胰岛类器官揭示胰岛β细胞焦亡的机制
为了研究新冠患者以及病毒感染的胰岛β细胞的焦亡是由病毒直接感染引起的还是由于促炎型巨噬细胞的活化诱导的,该团队构建了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血管化的巨噬细胞-胰岛类器官模型。
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