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科学家首次开发出能够模拟完整尺寸人类肺组织的新型“人工肺”
2017年5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工肺(肺类器官),这种微型的3-D结构能够模拟完整尺寸肺部结构的特性;因此研究人员就能够利用这种类器官在实验室开发出多种人类肺部疾病的模型,未来或有望帮助加速理解多种呼吸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图
HIV 治疗的背后:HIV 如何一步步将患者的肺摧毁!
高达 30%的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艾滋病毒患者发展为慢性肺病肺气肿。 Weill Cornell 医学研究人员的新研究发现了一种可能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肺损伤的机制。研究人员在“细胞报告”5 月 9 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显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 HIV 与干细胞结合,称为基底细胞,其转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该过程重新编程基底细胞,导致它们释放被称为蛋白酶的酶,其可以破坏肺组织并在进行氧气交换的空气囊
JCI:科学家向肺组织再生又迈进一步
2017年5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早期肺祖细胞的完整基因程序,发现了控制肺形成的基因,并且成功构建了可以用于模拟人类肺的迷你肺类器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CI上,该研究将推动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肺疾病的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能够形成身体内几乎所有细胞类型,许多科学家都希望能够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疾病器官的修复。这些干细胞可以利用
两项研究利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产生肺细胞,研究肺部疾病
图片来自Cell Stem Cell, doi:10.1016/j.stem.2017.03.0012017年5月8日/生物谷BIOON/---就像所有器官那样,人肺部刚开始时是作为未分化的干细胞团块存在的。但是在几个月后,这些细胞形成有序的结构。它们聚集在一起,一些细胞形成肺部气道,其他的细胞形成肺泡。肺泡是我们的人体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地方。在理想的情形下,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两个健康的会呼吸的肺
合肥研究院等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细胞趋化性和记忆效应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勇课题组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教授 Francis Lin 课题组合作,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细胞趋化性和记忆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封底文章形式发表在
FDA开启“人类肝脏芯片”试验 有望彻底消除动物模型毒理试验
近日,美国FDA开始了一项试验,即检测利用特殊的肝脏芯片(livers-on-a-chip)是否能够可靠地模仿人类对食源性疾病,这种肝脏芯片是一种人类器官的微型化模型,能够模仿一定的生物功能;这项新型检测将会帮助有关机
深圳先进院研发磁性拉曼检测芯片用于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鹏辉、喻学锋、罗茜等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磁性可移动拉曼增强(SERS)检测芯片,实现了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相关论文Efficient Enrichment and Self-Asse
科学家将芯片植入昆虫大脑制造机器人
近些年来科学界对机器人研究的风挂的愈演愈烈,机器人也与正常人类越来越靠近,然而高昂的研究经费使得机器人的生产普及也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境地。今日,美国开始另辟蹊径,以另一种方式研究机器人。 美国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Michigan 大学开设了一个研究小组,他们正在试图给昆虫洗脑,并通过芯片的植入让昆虫便成一个可控制的机器人。
孕期高脂可能影响后代肺健康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怀孕期间遵循高脂饮食方式可能会增加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不过该研究主要以小鼠为模型,他们发现在孕期持续摄入高脂饮食会改变后代呼吸系统的免疫应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hysiological Reports上。
科学家们在巴掌大的生物芯片上,重现了女性生理周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这几年资助了一项庞大的项目——在生物芯片上重塑人体。它旨在体外培养起人体组织与器官,便于科学家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它们的功能。今日,这个庞大的项目又迎来了一项新的突破:来自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