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这两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免疫-神经”双向调控模型:促炎细胞因子(如IL-17A/C)和抗炎因子(如IL-10、IL-17E)可以在同一神经元上,通过不同受体通路相互拮抗,调节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Nature Aging:浙江大学王本团队提出抗衰新策略,设计嵌合多肽诱导免疫细胞清除衰老细胞

为阐明E16-uPA24对纤维化衰老免疫微环境的影响,研究团队收集了小鼠的正常肝组织,纤维化肝组织与经多肽治疗后的纤维化肝组织,并使用质谱流式对免疫细胞进行分群分析。

2024-12-07

第六轮 | 2025博鳌干细胞产业大会暨2025临床级干细胞资源库建设和管理培训会

2025博鳌干细胞产业大会暨2025临床级干细胞资源库建设和管理培训会4月24-26日即将召开!

2025-04-22

第五轮 | 2025博鳌干细胞产业大会暨2025临床级干细胞资源库建设和管理培训会

“2025博整干细胞产业大会暨2025临床级干细胞资源库建设和管理培训会”将于2025年4月24-27日在海南博整召开!

2025-04-15

Nature:HIV病毒蛋白Nef助力新型CAR-T细胞,打造无需定制、随时待命的供体细胞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的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可能使用由健康供体提供并储存的现成CAR-T细胞,以便在患者需要时立即准备好。

2025-02-24

Cell:叶子璐等开发单细胞蛋白组学新技术,实现单细胞蛋白质周转的全局分析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新技术——SC-pSILAC(单细胞脉冲稳定同位素标记),首次在单细胞水平实现了蛋白质丰度与蛋白质周转速率的同步精准测量,为细胞异质性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维度与视角。

2025-04-05

细胞发现》:幽门螺杆菌后继有菌!中国科学家揭秘咽峡炎链球菌促胃癌的新机制,可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T细胞助力癌细胞

本文的发现揭示了胃癌中不同瘤内微生物特征的预后和临床意义,并揪住了咽峡炎链球菌这个有潜力的胃癌治疗新靶点。

2024-12-03

Nat Biomed Eng:通过工程化改造T细胞或能帮助癌症患者克服对CAR-T细胞疗法的耐受性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结合多种治疗性策略,zip-分拣多重CAR多重开关受体T细胞或能克服CAR-T细胞疗法耐受性中的多种分子机制。

2025-01-03

细胞》双重磅:MIT/哈佛团队证实,抗感染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大脑不同区域,诱发焦虑或社交行为

这两项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甚至单个细胞因子家族,都可以在大脑中发挥多种影响。

2025-04-15

Nat Med:新研究发现利用CAR-T细胞治疗血癌会引发一种罕见的副作用——T细胞淋巴瘤

这是CAR-T细胞治疗后首次记录的此类淋巴瘤病例之一。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与这种治疗相关的风险,并可能在未来预防这些风险。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