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icrobio: 念珠菌感染引发阴道上皮细胞保护性免疫反应以及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
阴道念珠菌病(Vaginal candidiasi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以下4中病原体引起: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副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在最近一项发表在《Nature Microbi
首个口服非唑类抗真菌药ibrexafungerp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III期项目成功!
2020年04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Scynexis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创新疗法,用于克服和预防难以治疗和耐药的感染。近日,该公司公布了新型广谱抗真菌药物ibrexafungerp III期VANISH-306研究的阳性顶线结果。该研究调查了口服ibrexafungerp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疗效和安
全球变暖或致“超级病菌”致死性耳道假丝酵母菌产生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Bio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全球变暖或许在耳道假丝酵母菌(C.auris, Candida auris)的出现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耳道假丝酵母菌是一种多重耐药性真菌,如今其对全球公众健康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这种真菌或许也是气候变化引起新型致病性真菌出现的一个例子。图片来源:nysna.org2009年,
Cidara公司棘白菌素rezafungin(qw)一线治疗念珠菌病疗效优于卡泊芬净(qd)
2019年08月01日讯 /生物谷BIOON/ --Cidara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包括免疫疗法在内的新型抗感染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近日,该公司公布了先导抗真菌药rezafungin II期临床研究STRIVE的积极顶线结果。该研究的B部分(Part B)中,每周一次(qw)静脉给药rezafungin与每日一次(qd)静脉给药caspofungin(卡泊芬净,一种棘白菌素抗
Science子刊:揭示基因SIGLEC15是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易感性因子
2019年6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拉德堡德大学、格罗宁根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意大利泰拉松遗传学与医学研究所、佩鲁贾大学;德国莱布尼茨自然产物研究与感染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青海师范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罗马尼亚克莱奥瓦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些基因和细胞过程有助于促进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新型抗菌药VT-1161启动第3个III期研究,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
2019年02月28日/生物谷BIOON/--Mycovia Pharma是一家专注于开发针对女性健康和皮肤病的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启动一项新的III期临床研究ultraVIOLET,评估先导候选药物VT-1161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当前的标准护理药物氟康唑(fluconazole)进行疗效对比。Mycovia公司已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微生物所揭示三羧酸循环调控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机制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人体致病真菌。每年由念珠菌引起的女性阴道感染病例达7500万,鹅口疮病例达1300万,血液和深部器官感染人数40万以上。由于对念珠菌基本生物学和感染机理的研究相对落后,目前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念珠菌病的药物非常有限。菌丝发育是白色念珠菌最重要的致病性特征,抑制菌丝发育导致该病原菌毒性急剧下降。因此,菌丝发育相关因子也是新型抗念珠菌药物的理想作用靶标。三羧酸循环(TCA
Nature:首次发现对组织具有损伤作用的白色念珠菌毒素
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阿伯丁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白色念珠菌中发现了一种特殊毒素,该毒素在人类粘膜感染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揭示通常无害的白色念珠菌变成致病性真菌的分子途径
酵母中热诱导型Hsp90蛋白的各个结构域的结构图。顶端是二聚体Hsp90的晶体结构,结合到二聚体上的ATP分子用空间填充球表示。底部是酵母Hsp90蛋白的一维序列。NTD=N端结构域(红色),MD=中间结构域(绿色),CTD=C端结构域(蓝色)。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PLoS Biol:黄广华等白色念珠菌形态转换研究获进展
形态转换对于病原真菌迅速适应宿主多变的微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通常共生于健康人体内不引起任何不良反应,但在免疫受损的人群中可能引起器官黏膜感染和危及生命的血液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癌症化疗和器官移植等新的医疗技术的应用,艾滋病的流行和人口的老龄化,导致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成为临床上日益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