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中国学者首次发现人卵“外衣”缺失及其致病基因
3月27日,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中国学者的一项重要发现。在这篇来自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肖红梅团队的原创性论文中,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人类卵子透明带缺失病例,成功破译其致病基因,并对致病机理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据信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卵子透明带缺失及导致人类透明带缺失的致病基因。
Devel Cell:科学家揭示机体心脏瓣膜缺失的遗传分子机制
刊登在国际杂志Developmental 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波恩大学等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关键基因Creld1对于小鼠的心脏瓣膜发育非常关键,而在人类机体中也存在和Creld1类似的基因,本项研究对于理解个体心脏瓣膜缺失的病理学机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PNAS:脂质分子的缺失和神经元变性直接相关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阿拉巴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天然脂质水平的降低和大脑的老化直接相关,这种脂质分子是一种存在于有机体中的类脂肪分子,其在机体许多生化反应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类脂肪分子可以引发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死亡,当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死亡或者功能失调时,就会引发机体出现和帕金森疾病相关的症状。
Cereb Cortex:大脑中“制动”模式的缺失或引发个体出现焦虑症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rebral Cortex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维也纳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个体大脑中发生社会恐怖症和害怕表现的分子机制。
JCI:日发现胃部一种糖链的缺失可致胃癌
近日,日本信州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最新报告说,实验鼠胃黏膜中的一种糖链缺失会引发胃癌,早期胃癌患者胃部这一糖链也出现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可据此寻找预防胃癌的方法。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网络版上。 糖链是葡萄糖、半乳糖等糖类分子按特定序列形成的链状物。
The Prostate:炎症或是维生素D和前列腺癌发病之间缺失的关键环节
近日,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炎症或许是连接维生素D和前列腺癌发病之间的一个关键点,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The Prostate上。文章中,研究者指出,被维生素D上调的基因GDF-15或许在由炎症驱动的人类前列腺癌组织样本中是明显缺失的。
Nat Med:转录因子FoxO1的缺失或可诱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近日,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FoxO1的转录因子可以调节血管壁中细胞的分裂,而且FoxO1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未来研究人员就可以通过激活FoxO1来治疗肺动脉高压,本文研究为后期开发治疗不治之症的新型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Medicine上。
PNAS:免疫系统关键基因的缺失可提高体外受精的成功率
无法孕育出一个孩子是另无数夫妻非常悲伤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对于35岁以上的个体来讲,近日,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或许就可以帮助改善女性体外受精成功的概率,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