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综述探究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潜力

2019年5月4日讯/生物谷BIOON/---为过继性免疫疗法设计的人工受体需要具备双重功能:抗原识别和激活经过重编程的效应T细胞的裂解性复合物(lytic machinery)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CAR-T细胞将它们的细胞杀伤作用传递给表达靶肿瘤抗原的癌细胞,从而绕过HLA限制性抗原识别的限制。不断发展的技术已提出了一系列可溶性和细胞“免疫武器(immunological weapons)”来

2019-05-04

Nature综述:新一代“智能”CAR-T疗法装了哪些武器?

 在癌症免疫疗法领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疗法无疑是改变癌症治疗模式的两大突破。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类型,而CAR-T疗法的适应症却屈指可数。CAR-T疗法虽然在治疗B细胞血液癌症方面表现出卓越的疗效,然而治疗其它类型癌症的CAR-T疗法还迟迟未能诞生。究其根源,CAR-T疗法的设计和开发需要克服三大挑战:缺少理想的肿瘤抗原作为靶点,肿瘤介导的免疫抑制,

2019-04-18

Nature深度综述:针对最常见的血液癌症 哪些创新疗法值得关注?

 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的统计,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血液癌症,患者人数占所有癌症患者的3%。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估计,在2019年,将有超过7.4万人确诊患上NHL,其中包括成人和儿童,而且有大约2万人会因此去世。男性一生中患上NHL的风险为1/42,女性为1/54。在世界范围内,NHL患者达到150万人。N

2019-04-17

Nature深度综述:治疗癌症和免疫疾病 我们离成功微生物疗法还有多远?

 人体的肠道中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一微生物生态系统与人体产生紧密的相互作用,影响到人体生理学的多个方面。因此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其中包括炎症性肠病(IBD),癌症,自闭症,以及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在内的代谢类疾病。目前,有多家生物医药公司在发掘人类肠道微生物菌群中的信息,力图设计出基于肠道微生物菌群中特定“好”细菌的创新疗法。它们可以用来治疗例如艰难梭菌(Clos

2019-04-11

植物种子大小研究综述发表

 植物种子大小是重要的产量性状,种子大小的调控也是重要的发育生物学问题。因此,解析种子大小调控的分子机制,可以为作物的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近年来植物种子大小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植物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组长期致力于植物种子大小调控的机理研究,已在水稻和拟南芥中分离了一系列种子大小调控的关键因子,发现了多个种子大小调控途径

2019-03-11

Science封面:免疫疗法登上肿瘤学主流舞台,Carl June综述畅谈CAR-T发展现状

 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以“The Cancer Immunotherapy Revolution”为主题,以封面及特刊的形式聚焦肿瘤免疫治疗。其中特刊文章包括CAR-T细胞治疗先驱Carl June教授的一篇综述。过继性T细胞转移(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作为输血医学的一个新领域,涉及淋巴细胞的回输以介导抗肿瘤、抗病毒或抗炎作用。目前,该领域已

2019-03-04

研究人员发表植物记忆冬天的春化开花机制综述文章

冬性及二年生植物开花必须经历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这一现象被称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是影响植物物候期和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在作物育种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析植物感知记忆冬季时长机制有助于作物的分子设计育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组长期从事植物春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近日,该团队受邀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上发表特邀综述文章“Remembering winter through v

2018-12-01

Nature药物综述 |《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趋势》:围绕417个靶点,3394个项目在开展(含已上市)

10月19日,纽约癌症研究所(CRI,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再次公布《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趋势》调查报告,发表于《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在1年内,肿瘤免疫治疗全球项目数增加67%,靶点数增加50%,有临床开发项目的企业与机构数增加42%,肿瘤免疫治疗蓬勃发展。2011年ipilimumab获批用于黑色素瘤治疗,标志着肿瘤免疫

2018-11-22

QB期刊 |转录组层面上RNA-RNA相互作用(RRI)的研究进展及机遇综述

最近关注CNS的同学们一定对“Phase Separation”这个词相当眼熟。这个单词翻译成中文就是“相变”或“相分离”。对,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个物理化学领域的术语。但最近,这个术语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掀起了“热浪”。因为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1月到现在,关于该方面的研究已经有20多项工作分别发表在了Science、Nature或Cell上(对这个领域还不知道的同学,赶紧点击这里,先脑补一下哦

2018-11-09

Nature综述:肝癌的治疗现状与未来

 肝癌是一类严重的疾病。尽管不少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得到了诊断和治疗,但它的复发率依然很高。对于病情已进入中晚期的患者而言,预后更不乐观:如果癌症扩散到了周边的淋巴结,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1%。当癌症扩散到其他器官后,5年生存率更是只有3%。肝癌的主要风险之一是肝炎引起的肝硬化。作为一个肝炎大国,中国的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在男性中,肝癌已是第三大高发癌症,仅次于肺癌与胃癌。但在目前,我们对

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