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克服细菌耐药问题,一种新型合成抗生素或将成为耐药菌“克星”!
如今,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问题正在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呼吁社会各界合理使用抗生素外,研发新的抗生素以克服细菌耐药也成为了科学家们需要攻克的难题。五十年来,寻找与研发抗生素一直依赖于天然产物的半合成化学修饰,但是这种方法如今已经无法应对快速演变的细菌耐药威胁,而全合成化学修饰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将能够轻松解决这一难点。近日,美国哈佛大学与
研究揭示蓝细菌受光/暗调控的蛋白质降解
光对于光合生物(包括高等植物和蓝细菌)是必需的,并参与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光调控的蛋白质降解是光合生物中蛋白质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其中最典型、研究最深入的是光系统II反应中心D1蛋白,其光诱导的降解和修复是光合作用能持续进行的保证。此外,是否存在大量未被发现的受光调控的蛋白质降解及修复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汪迎
Autophagy:揭示巨噬细胞调控糖代谢和清除细菌的机制
巨噬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等机制,识别细菌的各种组分,能启动炎症反应、吞噬细菌或者导致感染巨噬细胞发生焦亡等,在宿主防御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感染细菌或被LPS激活后,巨噬细胞发生显着的葡萄糖代谢变化,包括有氧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三羧酸循环。葡萄糖代谢不仅与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也与细胞自噬或吞噬功能相关。葡
Nature子刊:用细菌递送药物到癌细胞内,有效治疗肝癌和乳腺癌
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癌细胞是一类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细胞,它们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追捕,它们通过不断增殖和扩散来扩展生存空间,它们通过不断变异来产生异质性以免被一网打尽。这些特征使得癌症成为了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迄今为止,由于无法穿透实体肿瘤细胞膜,无法有效地靶向关键的癌症通路。当前的递送方法,例如纳米颗粒
科研人员开发细菌全基因组规模预测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新软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生物信息学顶级刊物《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IF:11.622)上发表题为“T4SEfinder: a bioinformatics tool for genome-scale prediction of bacterial type IV secreted eff
性选择影响鸟类尾羽的演化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当代生物学》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敏与周忠和主导,联合美国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南京大学、临沂大学、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完成的有关鸟类尾羽演化的研究,报道了一类具有针型尾的中生代反鸟类,揭示了性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动态相互作用对鸟类早期演化的影响。反鸟类是鸟类演化中最早发生全球性辐射分异的类群,在进化树上与今鸟型类(所有现代鸟类
PNAS:揭示锰离子在抗细菌天然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实验室和西北农林科大沈锡辉实验室与军事医学院周冬生实验室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他们在抗细菌天然免疫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T6SS translocates a micropeptide to suppress STING-mediated innate i
研究揭示鸟类眼色多样性的遗传与演化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罗述金课题组与中科院动物所邹征廷课题组在PLoS Genetics上合作发表论文,通过全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鉴定出决定家鸽眼色多样性的基因SLC2A11B,其功能缺失突变导致虹膜缺乏黄色形成白眼性状,并在家鸽驯化过程中长期受到人工选择。SLC2A11B与部分鸟类蓝或棕黑眼色相关
Nature:系统性揭示抗生素对肠道细菌的附带损害,及其潜在对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Athanasios Typas团队和图宾根大学的Lisa Maier团队及其合作者们分析了144种抗生素对我们最常见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这项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影响的理解。它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减轻抗生素治疗对肠道微生物组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