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最新研究揭示CD37介导细胞凋亡机制
四跨膜蛋白(Tetraspannin)是一种细胞死亡的触发因子,同时也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5月14日国际肿瘤学著名杂志Cancer Cell发表了俄亥俄州立大学John C. Byrd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论文“Tetraspanin CD37 Directly Mediates Transduction of Survival and Apoptotic Signals”。
HMG:广州生物院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初探染色体非整倍体综合症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博士和Miguel Esteban博士研究组成员成功建立了特纳氏综合症、Warkany综合症、13三体综合症和Emanuel综合症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并证明了染色体非整倍体不影响重编程的发生和完成,不影响多能性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
PNAS:人造染色体可修复人类细胞基因缺陷
近日,一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称,通过研制人造人类染色体(HAC)修复人类细胞基因缺陷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基因治疗中采用的病毒载体相比,HAC可以避免其无法控制基因拷贝数目,以及基因突变和基因沉默等缺点。
Nature:JAK-STAT二聚体活化支持MPN细胞抵抗JAK2抑制剂治疗
7月22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JAK-STAT二聚体的活化是骨髓增生性肿瘤细胞在JAK2抑制剂治疗情况下持续存在的原因。 在大多数骨髓增生性肿瘤(MPN)患者体内,研究者证实存在JAK2基因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基因(MPL)的体细胞激活突变,促使JAK2激酶抑制剂的临床研发。 JAK2抑制剂治疗可改善MPN相关的脾肿大和全身症状,但并不显著减少或消除在大多数患者体内的MPN克隆。
Oncogene:miR-125b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机制
microRNA成员之一miR-125b的生物学功能是多方面的,即可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也可作为促癌基因。但到目前为止,MIR-125b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仍未被探索。
Nat Immunol:理解杀伤性T细胞识别神经纤维隔离体或有助于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
2013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被误导的杀伤性T细胞或许是多发性硬化病人大脑和脊柱持续性组织损伤发病所缺失的环节。细胞毒性T细胞俗称为CD8+ T细胞,其是机体中抵御疾病的一种白细胞。 多发性硬化的主要特征为炎性损害可以破坏炎性部位周围的神经纤维,而且可以破坏轴突,受影响的神经便不会再有效传输信号了。
Int J Biochem Cell B:miRNA参与叶酸缺陷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近期,北京大学研究者揭示了miRNA在调节细胞周期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杂志上。 怀孕期间,母体中叶酸的摄取不全会干扰胚胎的正常的发育及发育缺陷。北京大学研究者证实了这种叶酸缺乏导致的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缺陷是由miRNA特异性调控而导致。
Nature:细胞具备精确区分相同染色体拷贝的能力
2013年5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机体中包含有数万亿的细胞,其都是由一种单一的细胞或者是受精卵增殖分化而来的,这种单一细胞中包含有可以发育为正常人类个体的所有所需要的遗传信息。单一细胞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以及分裂分化,最终形成许多类型的细胞,组成复杂的人类机体。
PLoS ONE: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上皮细胞是“恋家”的,它们喜欢附着在原来组织部位,然而一旦从原部位分离后,细胞自杀的一种形式失巢凋亡会杀死游离上皮细胞。 但在癌细胞转移过程,上皮癌细胞为了转移不得不离开自己原来组织,在转移过程中,癌细胞必须抵抗失巢凋亡。
PNAS: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最新研究发现转录中介体亚基在肺癌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9月17日在线发表了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王纲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揭示了中介体复合物(Mediator Complex)的MED23亚基在Ras-active肺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肺癌临床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新分子靶标。